鋼鐵時代 第二百二十七章 軍工廠
更新:09-04 19:31 作者:十年殘夢 分類:軍事小說
軍工廠的成立,在這個時代的中國,遠比其他的工廠更容易找到工人,原因無他,洋務運動,是機器運動,可是更多的,則是為了強國強兵的,伴隨著東南互保的簽訂,各地督撫擁有了更多的權利,也都紛紛支持興建軍工,未必如同江南機器局和北洋機器局那樣,擁有比較強悍的軍工生產能力,可是一些修修補補還是可以的,就算是偏遠的太原,都成立了太原機器局,這樣的的零星工廠培養了大批的工人。
在之前的面向全國的招工之中,重點就是這些軍工廠,除了專門的技工之外,軍工廠的門類是最全的,無論是製作炸藥,還是製作一些的其他的化學品,都有相當的經驗,最關鍵的是鉗工和車床工人,沒有那個有軍工廠這麼的全的,這些工人用途比較的廣泛,更容易介入到生產之中的。
晚清動盪,中央都沒錢了,特別是1900年的辛丑條約,一定程度上,徹底的打掉了清朝的最後一點底氣,各地的督撫雖然編練新軍,可是對於工人上面,不太重視,甚至還有一部分的壓榨,這種情況之下工人們的日子,也絕對不怎麼的好過的,所以,當幾大家用金錢作為誘餌的情況之下,他們就紛紛過來了。
這個情況之下,就顯示出了檔案登記的好處了,未必是每個人都按照履歷來填寫,可是確定了背景和履歷,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工資,這個時代的工人。很少有隱瞞的,哪怕為了一個月多一元的錢。工人們也會儘可能的登記的。
把工作做到前面,楊元釗讓劉澍篩選出的曾經有過兵工廠經歷的工人。除非一些特定的崗位,需要予以保留的工人,剩下的都抽調到了新的兵工廠之中了。
從德國購置的東西,除了各種成套的設備之外,最大數量的,就是工具機,這其實也是這個時代,工廠之中最多的機器設備,從單獨。特定為某一種產品所製造的工具機,剩餘的都是通用型的工具機的。
這個時代的工具機,還是普通的工具機,無論是鏜床,還是鑽床,或者是多功能工具機,本身結構,沒有太大的改變,不同的永遠是控制和刀具。其實在數控工具機的出現之前,什麼三軸四軸,什麼加工中心都是一個理念,根本無法實現。工具機性能的提高,幾乎都來源於刀具,設計方面的提升很少。
在這個時代。甚至是未來的21世紀,刀具的提升。經歷過幾個不同的階段,最開始就是合金鋼。用硬度較大,且比較鋒利的刀具,替代原有的刀具,實現工具機應用的大幅度提升。
這個硬度,代表這能不能加工某種的材質,是工具機最初發展階段的主流,漸漸的,伴隨著工具機的發展,人們漸漸的發現,硬度的逐步加大,或許可以加工更多的材質,卻不能帶來整體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經過系統的研究,高速鋼開始出現在了工具機的刀具之中,高速鋼的速度,一般情況下,是第一代合金鋼三到五倍之間。目前,整個世界,最先進的工具機,依然是高速鋼,甚至高速鋼的領域,還沒有發展到極致。
楊元釗為目前,大批從德國進口的二手工具機,提供的刀具,是粉末冶煉的刀具,哪怕是民用品的精品,卻也是21世紀的科技,無論是硬度,還是速度,都比這個時代的主流鋼材還要強。
高速鋼是工具機刀具發展的第二個極端,這個時代,日新月異的階段,短短的十來年的時間,關於這個領域的發展,幾乎是日新月異的,可是楊元釗所拿出來的,卻是粉末冶煉的新的鋼材。
粉末冶煉,走位20世紀,材料上面的重大突破,從一開始出現,就吸引了整個世界的目光,楊元釗所攜帶的這一套刀具,更是其中的精品,藉助著車隊的幫助,才買到了這些,沒想到,到了這個時代,反而比前天的東西,更加的能夠排上了用場。
經過稍稍的改裝,用同樣的形態,替代了這些工具機的刀具之後,頓時,工具機刀具迸發出了不可思議的力量,速度相對於之前,有了難以想像的提升、
一個巨大的棚子之中,最近,工程隊的建設任務,是在是太大了,所以也沒有構築什麼的鋼構之類的,只是臨時的搭建了一個棚子,從德國購置的大部分的工具機,都放在了這裡,楊元釗除了對於工具機的刀具進行調整之外,也按照工人們的使用經歷,對他們的機構進行了一定的調整。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整個中國目前而言,工具機數量最多的,還是在這裡,除了大部分的多功能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