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時代 第八百八十九章 裝甲進程
更新:09-04 19:34 作者:十年殘夢 分類:軍事小說
在中國的北部,是大片遼闊的荒漠,氣候的變遷,讓這裡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無人區,在某種意義上,這些無人區,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代表著某種傷痕,西北已經開始治理這些地方了,從歐洲而來的源源不斷的人力,補充到了這裡,數以百萬級的戰俘,可以在最艱苦的狀態下工作,更何況西北從某種意義上面,沒有過於的苛責他們,除了環境比較的艱苦之外,後勤補給,帳篷,工作環境等等,都在能夠解決的狀態之下,解決的最好了,甚至連挖樹坑的工作,大部分也是由機械完成的,只有在機械無法代替人力的情況之下,才會選擇讓人來工作,這種情況之下,不但北方的環境改變的特別的快,這些戰俘們。也沒有太痛苦,基本上都是10小時左右的工作制,工作之外,比較的平和,吃的好睡的好。
1914年剛剛來臨,在今年的一年時間之中,會搶先種植各種抗旱的植物的,為了支援這個工程的,西北的植物研究所,甚至把大批的溫室大棚和試驗田,都投入到了種苗的繁育之中,科學的管理,精心的挑選各種抗旱和適合在沙模之中生長的植物,這些都會在未來的一年之中,種植在包括荒漠在內的眾多土地之中。
未必會一定在短時間之內,改變整個地域的環境,卻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特別是已經有惡化跡象的黃土高原,鞏固水土,防風固沙的。分成了3期,長達15年的時間。西北會陸續投入的550億西北元,用於整個黃土高原的環境治理和種樹植草。完成退更換林,退耕還牧面積,超過3萬平方公里,因此會造成整個中國的糧食等的減產,卻會徹底的改變整個西北的氣候條件。
中國一直以來,土地都是不夠,無論是後世,還是現在,都用比較貧瘠的土地。養活著難以想像的民眾的,似乎從中國有史以來,糧食一直都不太夠,所以在歷史上面,就如同三國演義之中講的,天下大勢,分久不合合久必分,當穩定的時間過了兩三百年之後,當人口延續達到了一定的極限的時候。一但遇到問題,就會動盪不休的。
可是這一點,對於西北影響不大,西部地區開闢的新的土地。加上海外控制的龐大土地,會補充掉這4500萬畝的土地的產量。投入是驚人的巨大,土地和資金。帶來的結果卻是光明的,最少。在楊元釗看來,有生之年。會讓黃河,這一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之一變青,因此產生的環境和後續的後果,會在未來百年千年的時間之中,持續不斷的影響整個中國的發展。現在西北大部分無人荒漠暫時還沒有到種植樹木和牧草的時候,現在,大部分無人荒漠還是沒有多少作用,只有少部分,作為西北軍絕密武器的試驗場,特別是陸軍用武器。
坦克和裝甲車的研究,從1911年開始立項,歷時三年的時間,從最簡單的普通裝甲車,逐步的發展到了現在,走過了3代,坦克和裝甲車開始越來越強悍。經典的坦克和裝甲車的圖形,早在研究之初就交給了研究所,不過也因為如此,走了不少的彎路,後世經典的坦克和裝甲車的外形是非常的經典,否則也不會有無數國家使用,但是對於20世紀初,100年的科技斷代,哪怕知道這些都是最好的,要解決起來非常困難,最開始的,研究員幾乎摸不到頭緒,很多路線都走死了,很長的時間,都沒有太多的進展。
好在楊元釗的及時放手,讓研究人員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依靠自己的努力來解決這個問題,這下子,如同畫龍點睛一般,及時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西北本身就擁有了生產坦克和裝甲車的一切條件,各種子項目,比坦克和裝甲車出現雛形的時候,有了很大的進展,如果不是楊元釗刻意的要求裝甲車和坦克,擁有必要的性能,甚至堪比於後世的主力部隊,這些坦克和裝甲車早就誕生了。
楊元釗是後世車隊的工程師,是著名大學動力系畢業,本身就對世界上最先進的發動機有極深的研究,加上穿越時候帶來的寶馬999發動機和一體機提供的各種先進的金屬材料,一些先進的發動機逐步的出現了,強勁的柴油發動機的馬力已經達到了600馬力,針對著二戰主力發動機來說,體積稍稍龐大,可是對於坦克和裝甲車來說,動力是一個核心的心臟,少了動力,任何設計都沒有辦法會出應有的作用,這個已經面前更可以用了。
在初步的受阻之後,楊元釗果斷採用了新的方法,只是拿出了發動機和有關後世的理念的簡單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