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 六六零 聚米空思馬伏波(3)
更新:09-01 18:04 作者:美味羅宋湯 分類:軍事小說
朱慈烺對交趾北犯只不過是一個空洞的概念,甚至有些分不清到底是宋朝時的北犯,還是成、宣時候的北犯。
不過這些並不重要,大明有許多習慣從故紙堆中搜線索、找證據的讀書人,而安南本身也不乾淨,略一排查,便發現安南從洪武二十九年到萬曆三十五年間,劫掠大明州縣數十次。這些記錄取材於兩廣和雲南給朝廷的題奏中,至於那些沒有上報朝廷的小劫掠更是多不勝數。
周衡在發動報紙上的專題之餘,還請江南的數位演藝方家,寫了《平南英雄傳》,專門講述朱能出師未捷身先死,張輔臨危受命平安南的故事。又讓人寫了《藍山之亂》,講原大明清華土官黎利在藍山會盟諸路反賊,背叛大明的故事。
只這兩個故事,就將安南立國以來與大明的關係講了個大概。
大明是靠一刀一槍跟蒙古人硬幹,殺出來的國家。血性或許會低迷,但絕不會消失。
百姓不知道則已,若是知道一個蕞爾小邦竟然也敢捋大明的虎鬚,誰不是義憤填膺!尤其是看了話本、雜劇之後,對安南這個反覆蠻夷之國更是恨得牙癢,民間普遍支持大明再次平定安南,徹底解決西南邊患。
即便做到了這個程度,明軍也沒有公開已經出發征伐安南的消息。
隆景二年八月,第一則關於安南戰事的報導出現在《粵報》上。
八月十三,安南鄭氏大軍劫掠廣西憑祥州。殺傷軍民人等二百餘,掠奪無數。
八月十五。兩廣總督沈猶龍在上書朝廷的當日,從欽州調派南海艦隊大小船隻五百有奇,運送兩萬粵兵登陸吉婆島。
吉婆島距離安南半島最狹窄處只有三里,退潮水淺時可以涉水而過。明軍海船從欽州灣出發,經過下龍灣而到吉婆島,沿途遭遇海船一律扣押,以免驚動鄭氏水師。
等安南鄭氏知道明軍大舉而來,粵兵已經在吉婆島上修築起了臨時工事。前鋒已經在西岸修建了兩個營寨,囤積軍械、輜重。
這個駐屯地點就是後世越南的第三大城市,越南北方第一大港,海防。
此時的海防還只是一個僅有六戶漁民的小據點,甚至連村落都算不上,面對如狼似虎的明軍,根本連逃跑報信的機會都沒有。
王璇隨著廣西狼兵第一波登上了安南的領土。作為吳閣老選中的接班人。他即便在欽州為官也三日一信,五日一書,與吳閣老交通消息,聆聽指教。從顧君恩開始安排安南攻略伊始,吳甡就隱晦地提到了雲南方面對安南的攻伐可能性。
這果然讓王璇十分上心,早在南海艦隊尚未成立。他就時常借商船或是廣東水師的戰船出海,尋找海上進攻安南的可能性,絲毫不顯山露水地完成了早期勘察任務。
相比傳統地陸地進攻,海上進攻有明顯好處。
首先從廣西進入安南地形多山,地勢險要。山路崎嶇,輜重壓力極大。其次。安南自稱永樂年間為「國土淪陷」、「失國之恥」,所以一直對陸上邊關看護甚嚴,很難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而從欽州出海到安南北部,不過三百里,順風時不過兩、三日海程。大明船多,安南在海上根本不可能抵禦南海艦隊全數出動。而且當今這個時代,還沒有海防概念,鄭氏更不可能在一個小漁村都不算的地方布下重兵守御。
實際上整個安南的海岸線都沒有成建制的防禦部隊。鄭氏和阮氏的南北之爭主戰場在陸地,以阮氏的水師力量,即便走水路也不可能運送數萬人登陸作戰。
大明卻已經從海上登陸嘗到了甜頭,就如當初在遼東作戰一般。
廣西狼兵在安南的登陸點,被臨時稱為「甲港」,正處於交州府東關縣的東面偏南,與山地第一軍羅玉昆部、滇兵沐天波部形成兩面夾擊的態勢。而且此地位於紅河三角洲的東南端,有著極佳的土壤環境,是個安營紮寨長久經營的好地方。
隨著一船船的水泥、石板、木材運到甲港,進行卸載,大明工匠和輔兵只用了三天就建成了兩座互為犄角的小堡,各置放了三門一九式火炮,保護前鋒大營不受鄭氏大軍的進攻。而整個過程中,鄭氏的大軍仍舊沒有反應,只有幾匹哨騎遠遠參觀了軍堡的落成典禮。
……
「八月十三日安南擄掠憑祥州,八月十五日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