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鱗開 六一四 弓箭行人各在腰(5)
更新:09-01 18:04 作者:美味羅宋湯 分類:軍事小說
移風易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別說在資訊手段落後的大明,即便是改革開放之初的十餘年間,人們也不能立刻轉變思路,一切向「錢」看。
國朝初立時,因為亂世的關係,武將地位遠高於文官,英宗時還有外戚走後門求著轉武職。然而現在要鼓勵百姓尚武,卻十分不容易。
總訓導部的訓導官們除了想盡辦法為士兵謀取更高的社會地位,還要與兵部爭奪基層兵員的控制權。
尤其是在「縣尉」這個職務的設定上,兵部認為應該由文官擔任。當初啟用武官,是為了方便地方安靖和剿匪。如今各地呼嘯山林的大股匪患已經平息,調用鄉勇和巡檢司的權力就該收回兵部。
大都督府中只有總訓最為堅定反對,因為這個職位是安頓退役老兵和士官的重要崗位,只嫌少不嫌多,焉能讓給兵部?更何況這也是提高軍人社會地位最直接的表現。當人們發現當兵也是一條出仕途徑時,自然會對未來可能出仕的士兵高看一眼。
……
江淵正坐席上,身邊放著一柄雞翅木鞘的寶劍,劍柄包銅,這是訓導部新訂造的一批軍官佩劍。
作為漢社的發起人,江淵在一群二十出頭的小伙子中占了年紀的優勢。
他已經四十有餘了。
作為一個典型的大明讀書人,江淵在三十歲前都在為一個生員名額而努力,結果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三十歲之後的四年裡。他一度以為自己認命了。在鄉中社學任教,給孩子們啟蒙。從老師的水平就可想而知。這些家裡縮衣節食送來的孩子未來也並不光明。他們之中最有出息的人,或許是在踏上社會之後十年二十年,成為一家商號的小小管事。
雖然殘酷,卻是大明社會的現實。
直到皇太子殿下異軍突起,江淵以「讀書人」的身份進入了軍中。相比那些棄筆投戎的生員、舉子,江淵沒有讀過任何兵書戰冊,對打仗沒有半分概念,甚至聞到硫磺、硝石的味道就想吐……所以他進了訓導部。繼續當教書先生,繼而成為了訓導官。
可以說,他切身經歷了「訓導官」等於「老媽子」的時期,也格外珍惜如今總訓導部成為四總部支柱之一的榮耀。
既然與兵陣天生相剋,江淵將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了無限的人心揣摩上,一門心思提高思想教育工作水平。人常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有套路的。小到掖被子,大到憶苦思甜會,手段萬千,運乎一心。
江淵肯琢磨,又有人生閱歷,自然比剛出茅廬的毛頭小伙子強許多。漸漸成了一個小團隊的核心。既然有了團隊,就要有凝聚力,力往一處使。江淵以恢復大漢尚武之氣為綱領,團結了更多年輕的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在內部視宦籍訓導官為恥,對外則代表武官向文官爭權。有這兩重壓力。「漢社」日益有凝聚力,影響也漸漸擴大。乃至於傳到秦良玉的耳中。
至於朱慈烺,更是早就從十人團處拿到了每個漢社成員的名單和履歷,只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有助於工作更高效的推廣,也因為他們對皇太子、皇室的忠誠,所以採取了放任發展的態度。
此時坐在這間仿漢式的雅間裡一共有三個人。除了首腦江淵,還有兩個年輕人,都已經蓄了鬍鬚,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要老成許多。
其中一位是大明開國第三功臣,岐陽王李文忠之後,譜中錄名邦發,論輩分比當代臨淮侯還要高一輩。
相對於社會底層的江淵,李邦發這樣的世家子弟更加重視「清名」。而且因為從小所受的教育和看問題的角度,他們更容易接納「民族國家」的概念。「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正是此等士子從小要背的功課。
而且在原文中,這句話之後就是「楚雖大,非吾族也」。
想想那時候連楚人都是外族,而現在湖廣之地卻是大明糧倉,可見開疆拓土正是華夏自古以來的精髓。
「這步子還是走得太慢。光靠咱們便服佩劍就想改變風氣?難啊!」李邦發嘆道:「目今百姓又不是魏晉時候,風流名士幹什麼,他們也跟風做什麼。無利不早起吶。」
「今日與二位賢弟會聚此間,正為此事。」江淵道:「我大明不缺漢唐疆土,缺的是漢唐開疆拓土的鬥志!閹人膽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