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鑄三國:逆風局才有意思 關羽的傲氣從何而來?
更新:01-15 05:51 作者:因顧惜朝 分類:其他小說
作者:知乎用戶cvmkkd
來源:知乎
關羽的傲氣是整個時代賦予的。燃字閣http://m.wenzigu.com
談及關羽的性格,就不得不先提漢末時期特有的一種文化潮流:清議。
所謂清議,就是點評、臧否他人的社會現象。舉個非常不恰當、但又比較形象的例子,大家可以把「清議」理解為現代的選秀節目。
歷代都有點評他人的文化風氣,但在東漢魏晉則十分突出,甚至影響了當時的社會結構。
漢朝尚未出現科舉制,選拔人才主要依靠以「舉孝廉」為代表的察舉制:不考試,而是根據選拔者主觀的儒者價值評價,以才華、道德,乃至風評、當地名望、家室,甚至是氣質、相貌等標準,來評定被選拔者是否可以有資格被朝廷所用。
加之漢朝的意識形態偏向迷信,以董仲舒為代表偏向的漢儒思想為主,泛神秘主義的讖緯學大行其道,講究「天人感應」:人的道德能和自然產生互動,善惡皆會引起天地的反饋。
人的道德有虧,會招來疾病;國君的道德有虧,會找來瘟疫、饑荒。
在《三國演義》的開頭,就是一段蔡邕利用天下頻繁興起的災異現象,勸諫漢靈帝不要再寵幸佞宦的故事。這個劇情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可見東漢時期的世人,包括皇帝在內,都將「宦官弄權」和「災異現象」構成因果關係,並且都都認為這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
所以道德成了人的立身之本,比性命更重要。
所以不管是社會層面的規則使然,亦或者是精神世界的追求,或是對未知神秘力量的敬畏。
都造成了漢朝時期的人,極其重視個人的形象、德行、名聲。
王莽便是憑藉近乎於聖人的道德修養以及個人形象營銷,才得以篡權稱帝。
這種三代以下絕無僅有的政治奇蹟,就依託於當時那種格外重視道德風評的特殊時代之中。
而這種文化潮流,發展到了東漢末年,就演變為了所謂的「清議」,已經開始有些畸形,於是便出現了各種在現代人眼裡十分出格的道德表演和行為作秀(當然,有些是發自真心)。
二十四孝中,有大半的事跡,都發生在東漢、三國、晉時期,其中便有「郭巨埋兒」這種離奇事情。足以體現察舉制時代下的社會風氣。
夏侯淵餓死兒子,養活侄女。(魏略曰:時兗、豫大亂,淵以飢乏,棄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
這種感天動地又令現代人困惑的行為,在當時並不鮮見。
兩晉時期的鄧攸,在逃難中,也做過這樣的事情,他捨棄了兒子,保全了侄子。(鄧攸始避難,於道中棄己子,全弟子。)
這種對道德的追求,近乎深入東漢人的骨髓。
有道德被尊崇、被禮遇,這是東漢的普世價值。
甚至連法外之徒也認可這套價值觀。
漢末有個叫姜肱,與弟弟外出,被強盜捉住,兩兄弟爭搶著送死保全對方,感動了強盜。(肱嘗與季江謁郡,夜於道遇盜,欲殺之。肱兄弟更相爭死,賊遂兩釋焉,但掠奪衣資而已。既至郡中,見肱無衣服,怪問其故,肱托以它辭,終不言盜。盜聞而感悔,後乃就精廬,求見征君。肱與相見,皆叩頭謝罪,而還所略物。肱不受,勞以酒食而遣之。)
同時期的荀巨伯,為了保護病重的朋友,自願代他送死,也感動了盜賊。(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賊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遂班軍而還,一郡並獲全。)
在如此環境下,劉備憑藉個人極好的形象,能感動刺客,就並不為怪了。(郡民劉平素輕先主,恥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語之而去。)
既然社會風氣注重個人風評,也誕生了許多知名的人物評論家。
這些人物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