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香江1981 第884章打預防針
對於亞視現在的制度,除非實在沒有辦法,徐剋自己是不會主動離開的。茶壺小說網 m.chahu123.com
早期香江的電影圈是出了名的殘酷,不光對底層群演和幕後工作人員殘酷,對他們這些導演以及明星藝人同樣非常的殘酷。
早期香江電影行業,是遵循高度商業化、產業化,大量資本流入電影圈,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繁榮。
那個時候,拍電影賣的不是理想,更不是情懷,而是赤裸裸的金錢利益。
商業片是什麼?
簡單一句話,評審不喜歡的電影,而大眾都喜歡,也願意掏錢看的電影,那就是商業片。
香江早期電影,從武俠片、到喜劇片、再到槍戰片,每個不同時間段,觀眾的喜愛都不同。
由於觀眾口味更換太快,使得整個香江電影行業為了滿足觀眾們的需求,來達到自身商業目的,就不得跟著市場不斷變化。
可是這種頻繁的市場變化,造成的結果就是那些個導演與明星藝人壓力山大,因為一旦他們跟不上市場變化的腳步,就容易被整個電影圈遺棄。
但是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性格與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就好像很多後世的明星,他們的人設,很多從一開始就被設定了,一旦後期他們做出不符合他這個人設的事情,就會面臨人設崩塌,名聲掃地,以及人氣喪失的局面。
同樣的道理,一個習慣拍攝武俠片的導演,你讓他去嘗試新武俠理念,他或許還有很大的幾率轉型成功,接受市場的新思想和新套路。
但是,你讓一個習慣拍攝武俠片的導演,去拍攝喜劇片或者槍戰片之類的東西,他思路一時半會很難轉過彎來。
我們都知道術業有專攻,你一個工地上開挖掘機的師傅,突然被人拉去開戰鬥機,我想換誰都很難適應這種臨場的角色轉換。
高度商業化,使得很多跟不上腳步的導演明星,火著火著就沒影了,紅著紅著就過氣了。
即便是像徐剋這種知名導演,中間也伴隨著很多的坎坎坷坷,而這已經算是非常幸運的了,至少後世他晚年的小日子過的不錯,不像很多香江藝人導演晚景堪稱淒涼。
香江電影過度商業化,同一時間段,容不下其他類型的電影,主要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市場太小了。
整個香江人口加起來才幾百萬數量,這么小的市場,就算香江經濟再發達,資本力量再雄厚,也沒辦法跟後世內陸十三億人口市場相比較。
後世內陸電影市場,不管你是什麼類型題材的電影,只要拍的好,哪怕是最不賣座的文藝片,只要頂著一個知名導演和一流明星的頭銜,基本上都會有觀眾買賬。
正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那麼大的市場規模,總會有那麼一部分人,它就是喜歡看一些大眾不喜歡,不賣座的電影。
市場規模大,包容性就強,導演和明星以及投資方的壓力風險就越小。
損失小了,你導演失敗幾次,只要拍出來的電影不是所有人都抵制的垃圾,那麼總會有投資方願意上門找你。
至於明星,爛片多沒關係,只要情商高點,沒事多參加一些曝光率高的綜藝節目,維持好自身熱度,就算那天掉下十八線,你也可以賣賣情懷。
市場規模大,能夠操作的東西就越多,所以後世內陸那些過氣的明星導演,晚年小日子過的再淒涼也不會淒涼到香江那些藝人導演那種程度。
說到底,市場才是王道,只有足夠大的市場需求,才能容納各種類型題材的電影。
而隨著楊辰產業不斷擴張,電影院線作為最主要的輸出渠道,也隨之在東南亞地區展開。
隨著院線的擴張,將來香江電影勢必能夠擁有更大的市場,曾經邵氏憑著它在東南亞擁有數量眾多的電影院線優勢,讓邵老闆成為亞洲影響力最大的傳媒大亨。
現在邵氏沒落了,嘉禾雖然先後有雙龍撐場,但是嘉禾先天底蘊不足,嘉禾旗下的院線都是東拼西湊起來的,在香江地界上還有點實力,出了香江就只能依靠電影好壞,來吸引其他合作方。
而邵氏不同,因為邵老闆早年就是在東南亞乾電影起家的,手上院線遍及東南亞地區,無論拍出來的電影好不好看,憑著院線數量,就能彌補與嘉禾的差距。
後世邵氏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