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魚,民如水,失去了水的包容,哪怕是食人魚也只能幹死在陸地上。意識到百姓對一個國家穩定重要性的君王,便有可能成為一代明君,而反之,不知體恤民力,一味索取的君王,到頭來不是做了亡國之君便是遺臭萬年。
三年的光景,說長不算長,但說短也不算短了。通過這三年的努力,宋國的國力終於恢復到了徽宗趙佶登上帝位之前的時候。趙佶就是個敗家子!大宋對外軍事雖然沒有多少能夠拿得出手的成績,但通過對經濟發展的大力支持,宋國的確是富得流油。也難怪周邊各國時不時就要撲上來啃一口。而宋國那時有抱著破財滅災,息事寧人的態度,以至於跟宋國發生衝突的國家往往最後獲利頗豐。
不過隨著金人兩次南下,痛徹心扉的耳光終於將宋人打醒了。面對外敵的侵略,一味地退讓換不來和平,只有屈辱和痛苦在等待著自己。通過金人南下,張寶順利將大宋百姓心中的那點血性給激發出來。
宋國過去為了便於統治,極力推行愚民政策,更將貪圖享樂作為國策推行下去。人是老實了,變得順從無比,但同時心裡的那點反抗意識也隨之消失,面對外敵欺辱時,除了痛哭出聲,竟然無人敢反抗。
一個沒有血性的民族,那是沒有前途可言的,即便存活下來,也只會變成他人的附庸傀儡,就如牽線木偶一般。張寶之所以在三年前不急於對金開戰,就是因為大宋還沒有做好迎接苦戰的心理準備。
那時百姓之所以「民怨沸騰」,只不過是受某些人的背後煽動,真等到那陣激動過去以後,必會開始打退堂鼓。看熱鬧的才不嫌事大,一旦自身牽涉其中,就必會有一些想法。但那時張寶已經「順應民意」對金開戰,這開弓沒有回頭箭,一旦宣戰,那就是再後悔也沒有退路可走。
國家大事不能兒戲!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事,做出決定之前必須要慎重再慎重。而說到權力,張寶已經成為在大宋說一不二的大人物,高高在上的趙諶生性頑劣,對於國事通常敷衍了事,一來二去,保皇派的人也開始寒心了。扶不起的阿斗,何必去扶。而在這三年的發展期間,張寶這位張相國也被天下人所熟知。過去大部分人對張寶的了解,多是來自他人的口口相傳、而在這三年裡,一項項政策的頒布落實,讓百姓深切體會到了生活的變化。
百姓是最注重實際利益的人,他們並不在乎由誰來統治他們,只要能夠讓他們吃飽穿暖不受人欺負,大部分百姓就願意做個「順民」。至於正統不正統,其實那只是一部分讀書人的想法,尋常百姓是不在意的。
家裡的糧倉是滿的,身上的衣服是新的,平日裡也沒有被土匪惡霸欺辱過,這樣的生活便是大宋大多數百姓的希望。而張寶在這三年裡,通過他與手底下那些人的共同努力,基本達到了百姓對生活的三點要求,這也就意味著百姓認同了張寶對其的統治。至於日後若是有人提出什么正統不正統的藉口,一邊是實實在在的吃飽穿暖,一邊是不能確定的未來,這對於追求安穩生活的大宋百姓來講,會選擇前者的自然會占多數。
在美好的許諾也只是空中樓閣,而願意放棄現有的溫飽生活而選擇富貴險中求的人少之又少。而通過這三年的統治,張寶在大宋境內的民心也已經超過了當今的大宋官家趙諶。趙這人如今幾乎已經廢了,整日裡不務正業,去年還傳出了非禮宮女的醜聞。若不是當時被人發現,皇家的臉面就要……也不能說是丟盡,趙諶如今的所作所為,其實用一句話來概況就是上樑不正下樑歪,趙諶的皇祖,如今大宋的無上皇趙佶,在沒有退位之前就是個風流成性的人,哪怕是被擄去了番邦,被羈押在了五國城,趙佶還與身邊女人生出了一些子女,也不知他是心大還是自暴自棄。
趙諶如今的行徑頗似其祖當年,但要是相比起手段,還是其祖趙佶更高一籌,至少趙佶找的女人都是自願,而趙諶卻是用強。
皇宮之內的秘密,往往總會引爆普通人的興奮點,當汴梁城中的百姓知道了趙諶在宮中的所作所為以後,一個個「預言帝」粉墨登場,為了自己的觀點與旁人大大出手,嚴重危害了汴梁的治安。
不過哪怕趙諶在宮中表現的再如何不堪,張寶也沒有放鬆對趙諶的監視。三年前趙諶的那一番表現,已經引起了張寶足夠的重視。在外人眼中看似荒唐的舉動,落到張寶的眼裡就意味著另一番心思。
第三百五十章 三年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