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南宋求長生 第147章、甲午
更新:04-03 01:37 作者:四明山新雨 分類:仙俠小說
武當山下張家寨,張行家就在這裡。筆硯閣 www.biyange.net李書成來這裡,是想要建一個學堂。
「先生要在我們寨子裡開私塾?」張家族長說道,「先生在這裡開私塾我們寨子肯定同意,只是,能送娃子讀書的不多,這私塾不一定辦得下去。」之前他們寨子也辦過私塾,不過能讀得起書的小娃子不多,養活不了教書的先生,私塾辦不下去。
「族長不用擔心,我辦這個學堂並不是為了賺錢餬口。」李書成笑道,「學堂建好之後,附近幾個寨子的孩子上學不用交束脩,只有遠處來的才會交一點束脩,而這些束脩是他們吃飯的費用。」
「這……不為了賺錢,那是為了什麼?」族長問道,他想不通李書成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只是想做點什麼。」李書成說道,「幾百年前宋朝的時候,十個人里有三四個人識字,可是到了現在,幾十個人里才有一個識字的。現在西方國家打進來了,我們落後了。落後就要進步,要進步就得學習。可大家都窮,少有交得起束脩的,我又不缺這點束脩。」
「不用交束脩?那太好了!」族長高興道,「我叫寨子裡幫你吧學……學堂建起來。」
「學堂要建大點,不但你們寨子的人幫忙,還要叫上附近幾個寨子。」李書成說道,「就建在寨子外面通往武當山的路邊,附近幾個寨子的孩子上學近點。」
選址、買木料、瓦片、石頭,這些一玄老道士交代道士們幫忙,附近幾個寨子的人聽說這學堂是不要錢給他們孩子讀書的,而且來幹活李書成還給工錢,一個個幹勁十足。
學堂建得差不多,同樣是武當山的一玄他們通過善信請過來幾位年紀大的秀才做先生。武當道士出了這麼多力,又是在武當山下,李書成一想,就以武當山又叫太和山,就叫太和學堂了。
學堂初期只開兩門課,語文和數術。語文就那樣,識字、學習儒家經典、學寫文章。當然,寫文章不用八股格式,又不是為了考科舉。至於數術,早在幾百年前李書成就教過了。
數術使用的自然是阿拉伯數字和加減乘除這些符號,要是前幾年可不能使用。恭親王和曾國藩等人見識到洋人的堅船利炮、精良技術,主張學習西方先進技術,而學習先進技術,首先就要學習數術。而大學士倭仁等頑固勢力卻盲目排外,仇視一切外洋事物。
爭辯之中,恭親王說道:「數術不是外洋事物。外洋數術使用的符號,早在宋時就已經在中國使用了,前明也廣泛使用,貴州安順府更是一直使用到現在。」
當然,這樣的爭辯其實無意義,最後還是要看掌握朝政的太后的意思。
慈禧太后聽了兩派的意見,認為在現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要維護朝廷的統治,必須依靠實力更強而且得到洋人賞識的曾國藩等人,於是她支持洋務派。
當時江明月就感嘆過,朝廷也有明白人,要是皇族不是滿人,而是漢人,以慈禧的手段和見識,說不定清國就此崛起了。而慈禧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她掌握朝政,開始洋務運動之後,清朝軍力迅速增強,才有了後面幾十年的相對和平。不然以之前的形勢,清朝也許已經被肢解了。
武當山下有一個免費的學堂的消息,經過善信香客的嘴傳到附近城鎮,然後很多想要孩子讀書識字卻又拿不出學費的父母帶著孩子前來。
「這……這裡的學堂真的不用交束脩嗎?」一個老實巴交的漢子結巴著問道。他的身後,躲著一個五六歲的瘦小孩子。
「嗯,我們這裡不用交束脩。」李書成說道,「不過孩子吃飯還得出錢。」
「這……能不能交玉米紅薯啊?」漢子說道,「錢我們實在拿不出來。」
「可以!」李書成說道,「實在拿不出什麼孩子也可以在這裡上課,不過他得幫著幹活。我們打算建一個養雞場,他們每天幫著養雞。」
「可以可以!」漢子急忙說道,「別看我家小子才六歲,已經回幫著家裡幹活了。」不管什麼時代,窮人的孩子,自然早早就幫家裡幹活了。
一百六十多個孩子,大的十一二歲,小的五六歲。這麼多孩子的吃穿住用是一筆很大的花銷,雖然李書成空間裡有一大堆金銀,但是只出不進不是個事,最好還是給學堂弄些產業,讓學堂能夠靠這些產業養活。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