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級學霸 第1394章 多少
國內有多少企業會有出國購買設備的需求,楊銳是猜測不到的。
但是,國內有多少企業是沒有採購設備的需求的,可以做出判斷——窮的那些。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但凡是有錢的國企,其實都是想買新設備的。
購入新設備的企業日子有多爽,看看那些白電企業就知道了,做冰箱的,洗衣機的,還有做電視機的,在84年以後,都開始進入了旺盛的生產和爆棚的利潤當中。
任何一個數據,當它與超過10億人的國家聯繫在一起的時候,都是個巨大的數字。
就好像感冒藥片,假如國人平均每年需要10粒感冒藥,總重量3克,那所需要的感冒藥堆積起來,足有3000噸。生理鹽水所需要的鹽分若是析出來,足可改造幾座鹽湖出來。
大多數中國人,尤其是農村居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缺醫少藥的狀態的。
農村的赤腳醫生帶著最常用和簡單的藥品走訪於村落之間,是中國式農村的常態。
這樣的局面,任何一分一毫的變化都可能帶來超出想像的收益,傳說中的每人給我一塊錢,我就有13億元的故事,證明了中國工廠面對的市場。
在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工廠都是生產多少東西賣多少的,利潤只與產能和成本有關,更換生產線,可是最直接的方式。
更何況,國企更換生產線,可是不花錢的。
在稅改以前的國企,是沒有自留利潤的資格的。不管賺到多少錢,通通交給國家,也因此不需要對虧損負責——虧損也是為國家而虧損的,他們只要完成定量的生產任務,就萬事大吉了。
這樣的國企,到了更換生產線的時候,自然也是要國家來出錢更換。
所以,寫一份可行性報告,是非常有用的。
進一步的說,80年代的國企為什麼瘋狂的迷戀大學生,就因為大學生是能要來真金白銀的筆桿子。
甭管是寫文章的,還是做技術的,只要是能做出來點東西,都是要錢的籌碼,怎麼算都比他的工資划算。
但不管怎麼算,對工廠來說,最怕的是關停並轉,最爽的就是技改更新生產線了。
大企業找胡池,中小板找楊銳,一群企業仿佛商量好了似的,紛至沓來,最令楊銳佩服的是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忒是準確。
又是央企規模又大的,自然是要去找胡池要名額的,雖然是央企,規模還不夠的,就自動自覺的來找楊銳要名額,自己處在食物鏈的哪一級,各家企業似乎是一清二楚的。
所謂的越級挑戰,在這個時候,楊銳是一起都沒遇到。
唯一麻煩的是禮物的退還,要不是楊銳記憶力良好,加上許多家企業都在禮物里留下了信息,否則非得有送錯的不可。
換成想在仕途或者國企有所作為的學者的話,此時的正確選擇,大約是一家家的送還回去。就算不能達成共識,認識一下總是好的。
楊銳對此就毫無興趣了。雖然現在的國企依舊是勢力強大,但作為諾獎獲得者,若是只做研究的話,完全是不用理會產業界的。
同樣是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很顯然,科研金字塔是可以更任性一些的。
胡池卻是爽的不能自已,生生加塞了30多人到代表團隊伍里來,而且不僅僅是化工和醫藥方面的企業,更有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等等方面的企業,根本就是一個大雜燴。
胡池為此是有些忐忑的,到了機場,特意道:「有些企業實在是拒絕不掉,也是因為你的名氣太大了,這不是,大家都表示說,要給你的離子通道實驗室捐款呢。」
「說捐就捐啊,光說客氣話沒用。」公立實驗室的好處就在於收錢沒負擔,要是離子通道實驗室有哪怕1%的股份是楊銳的,他拿捐款的時候都要多加考慮。
然而,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是純粹的公立實驗室,公對公的捐款,楊銳收再多都不怕。
胡池被楊銳說的笑了起來,道:「當然是說捐就捐了,都是這麼大的公司呢,怎麼會說客氣話。」
「捐的多了才是捐,捐的少了就是客氣話。」反正都是在候機,楊銳說的更加隨意。
胡池回憶起前兩日,因為金錢而被楊銳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