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級學霸 第四百二十一章 高規格
readx; 「咱們也進去。xs520.」理察站不住了,趁著人多,拽著學生康納斯往小廳里鑽。
能吸引上百人現場去聽的報告,一次會議也不會有幾場出現。許多被分配了大會議廳的知名學生,到了演講的時候,卻也不一定能吸引到上百人。
上百人,在這樣的場合,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別看就是一個幾百人的國際會議,它的覆蓋面比字面上的人數大百倍千倍都不止,而且,那些最引人矚目的報告,往往會出現意料之外的轟動。
科學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就生物領域來說,全球專注於此的科研人員超過百萬,光是各大製藥公司,各級高校以及非盈利的政府間研究機構,就能填上這個數字,若是再算上生物專業的博士生等等,這個數字還能翻倍。
但是,真正稱得上科研專家,又在一線做科研的專業人士,其實是不多的。
而這些人,才是決定科研界走向的一群人。
比如製藥公司,世界排名前幾十位的製藥公司都有數量過千的專職研究員,但要是細細深究的話,工廠里管技術質量的專職研究員在做科研嗎?狹義上講,其實沒有。辦公室里負責科技情報的博士生算是科研人員嗎?其實已經脫離一線,不再有產出了。
甚至在實驗室里,研究員和研究員也是不一樣的,有的研究員的工作,就是研究別的公司的藥品,有的研究員的工作,是比較本公司的藥品,還有的研究員的工作,是聽從某些研究員的命令打下手……最終,真正意義上在做研究的研究員,一個公司可能就幾個團隊,百人左右的規模,再把不算人頭的實驗狗去掉,也就是三五十人。
這三五十人中間,做決定的通常就是幾個人,而這幾個人,往往就是最終決定了一家百億級製藥公司的研發走向的人。
同樣的,一所幾百人的生物研究所,把管檔案的,負責後勤的,坐辦公室的,脫產搞管理的,走關係混日子的人去掉,能稱得上專業人士的,也就是100人左右。而這些人裡面,再把精力不濟的,經驗不夠的人去掉,能剩下三五十人都算是好的。再細分一下,把那些沒能力申請經費的,有能力申請經費但因為種種原因申請不到的人去掉,一個上百人的科研所,當年認真做研究的,也就是二三十人。
要想研究出一點的東西的生物研究所,不管願意不願意,就得靠這二三十人。
當然,他們要是不想研究東西,只是下絆子的話,倒是不用剩下的幾百人齊齊出馬,派出幾個人也就夠了。
中國的科研機構臃腫不堪,歐美的科研機構也不會有多麼的精簡。
實在是因為科研的淘汰率實在太高了。
大多數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下去了。
現實的嚴苛要求使得真正能夠從事科研的人,必須達到天時地利人和的程度。首先你得願意做科研,其次你有做科研的智力水平,第三,你得有做科研的知識儲備。
當然,大部分的職業亦是類似的,只是科研工作的要求更高,更難達到。
小時候願意做科學家的孩子很多,事實證明,如果這些孩子有相應的智力水平,繼續夢想的幾率其實是很大的。所謂的科學家,身家豐厚受人尊重,工作自由,成就感爆棚……但很可惜,只有每一個階段都證明了自己是智商優勝者的孩子,才能繼續這條路。
大部分的孩子小學期間就做不到數學90分,中學期間做不到物理90分,大學期間做不到學有餘力,這和科研其實就沒什麼關係了。
實際上,考得上名牌大學的本科生,想做科研的,十之也是不能如願的。
因為在名牌大學後面,還有名牌碩士,名牌博士,名牌科研狗的路子要走。
只堅持到名牌本科的研究員,能進入相關領域的大公司,做一些應用方面的工作就算不錯了;堅持到名牌博士的研究員,大概能進入相關領域的研究機構,做一些應用工作。但最終,往往只有那些經過名牌實驗室薰陶的實驗狗,在蛻變成人以後,才具有在科技前沿做創新的基礎。
這個過程聽起來漫長,對普通人來說,或許確實如此,可實際上,大部分的科研精英的人生道路其實是很順暢的。比如80年代的神級生物學家沃森,1947年從芝加哥大學畢業,時年19歲,3年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