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生活是美好的 第624章孫女婿
「啊!」老人家連這個都知道,可見對此非常的熟悉了。
難不成真的是我的伯公,陸支書在心裡嘀咕著。
陸支書就這麼被陸忠福給拉走了,關智勇趕緊上前跟鄉親們解釋一二,「自己人,自己人。」心裡嘀咕,老爺子已經到家了,不用這麼著急吧!
這支書走了,村民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集中看向了副隊長。
冬日裡天黑的早,副隊長於是大手一揮回村,村民們拿著手上的工具,鋤頭,扁擔,鐵釺,柳條筐等等,光膀子的小伙子們穿上粗布黑棉襖,回村。
對於陸皓思這城裡長大的年輕人來說,一路上都那麼新奇,翻過前面的大山,就能看到一面上坡上,從上到下層層疊疊的房子簇擁在一起,一座座古民居錯落有序。
外觀相當的古樸,當然沒有兩層一上的房屋,從山坡上一直綿延道山溝之中。
陸皓思一見如此景觀,顧不得疲累,立即便舉起相機,咔嚓咔嚓地照個不停,一邊聽著江惠芬嘮叨。
「這槐樹屯從明代就形成的自然村落,所以很清楚看見明清兩代的壁畫,捷報和建築格局特點。當然還是有標語。」江惠芬看著白牆上用紅字大大的寫著:用******思想武裝著我們的頭腦……
又道,「建築大部分為清後期所建的四合院、三合院。依山而建,依勢而就,高低錯落有致。村坐北朝南,建於緩坡之上,層層升高,依山而建,依勢而就使每家採光、通風、觀景視覺都具最佳效果,充分體現人與建築,建築與環境的完美結合。」
副隊長很訝異地看著江惠芬,顯然很意外她知道村裡的歷史。
關智勇則接著說道。「這裡還有二戰時期被日軍燒毀房屋的廢墟,抗日哨所遺址、五十年代的標語、六十年代的標語、七十年代的標語、古碾、古磨、古井……」他來之前可是查了歷史資料的,對村子裡的事知之甚詳。
陸皓思仿佛穿越了時空,感悟蒼桑。信步其中,如品陳年老酒。
穿過圓弧型地石頭拱門,走在青石鋪就的街道上,村里前後有三條石頭街道。
江惠芬非常有感情地說道,「這裡與北方大部分村莊相似。地主老財的宅院特別好,而農民、長工的房屋卻很差,形成很大反差,而我們村由於在京郊,所以歷史上曾經有過輝煌,尤其清後期有發家的大財主及舉人老爺,故而每家都蓋起青磚灰瓦四合院,三合院,可謂:整體精良。」
「呵呵……看得出來。」陸皓思輕笑道。
這些天除了遊了京城知名的幾個景點,其他的時候。陸皓思抱著相機,關智勇陪著她去四合院轉了轉。
經過關智勇的介紹所以對四合院有了詳盡的了解。
關智勇笑著說道,「這裡與京城四合院相比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等地方。
正房多大,廂房多大,門樓開在那邊,中軸線在哪兒,完全靠風水學所規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其建築思想相同。在工藝上也講究干磨細擺,磨磚對縫。不同之處是,東西廂房向院中央縮進。減少占地面積,二進院中,內宅與外宅的中軸線上,不建垂花門,而建三間五檁的穿堂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穿堂屋東側開二門。大門開在前院東南角。雨水從大門左側地洞排出。」
副隊長看他們這麼有興致於是說道,「我們這裡的四合院的正房、倒座房大部分為四梁八柱,廂房為三梁六柱。牆體四角硬,房頂雙坡硬山清水脊,房脊兩端起蠍子尾,下置花草盤子,板瓦石望板或木望板,條磚牆裙。門和窗的窗欞多富於變化:工字錦、燈籠錦、大方格、龜背錦、滿天星、一馬三箭、和斜插欞字等。地基四周全用條石砌成,房兩側牆腿下有迎風蓋板,其石雕花紋繁多而不雷同,有大方格、斜方格、水波紋或花卉吉語等。」
知道他們是來找陸青河的,所以副隊長直接將人領到了支書家裡。
陸皓思他們剛走進一座四合院的宅院裡,就聽見從正房裡傳來了嚎啕大哭聲。
江惠芬與陸皓思趕緊疾步上前,「爺爺!」陸皓思叫道。
陸忠福不好意思地擦擦臉,「你們來的正好,惠芬給二叔磕頭,皓思,這是二叔公,趕緊的。」
「福娃子,不興這個了,不興這個了,侄媳婦。」炕上的老人精神矍鑠地擺擺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