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叔崛起 第317章 七小福
更新:09-04 21:05 作者:殘花葬曰 分類:都市小說
ps:求收藏,求點擊,求訂閱,求月票,求打賞!
一圈酒喝下來,蘇達算是真正的認識了這一桌一七小福為核心的團體,何謂七小福呢,這話還要從20世紀60年代說起,這香江七小福是京劇名武生于占元在香江開辦話下戲劇研究學院時所收的七位門生的總稱,是一個戲班。
七小福由來源于于占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洪京寶當時的藝名)、元樓(成龍當時的藝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本名周元俊)、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後來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於是藉此組成七小福戲班,讓徒弟增加演出經驗。「七小福」戲班成員共有14人,除上述7人外,尚有元秋(唯一的女成員)、元慶(即袁合平)、元德、元俊(後改名為吳元俊)、元彬、元振、元寶等。
這裡面的核心人物,以前是以洪京寶跟袁合平為主導,因為前期這群師兄弟裡面,就屬他們兩個在娛樂圈內混的最好,前這早早的離開戲班,加入娛樂圈打拼,憑藉著戲班裡練下來的功底,從龍虎武師,漸漸成為演員,在1961年出演首部電影《愛的教育》∫。
1966年,進入邵氏兄弟影業並參與胡金銓執導的武俠片《大醉俠》的武術設計,20世紀70年代,形成以洪京寶為核心的洪家班,1971年開始當武打指導,可以說,成龍等人當年進入娛樂圈當龍虎武師,也是靠著洪京寶這條路進去的。
袁合平,也就是咱們口中的八爺,他就更不用說了。出生於武術世家,父親是電影史上首位武指袁小田,也是京劇世家傳人、香港藝壇著名演員兼武術教練,精通北派功夫。
可以說,八爺是被他父親帶進門的,一直以來。八爺總是把父親掛在嘴邊,「沒有我老爺子對我的培養,就不會有我的今天。」八爺說,當自己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父親就對自己嚴格要求,讓自己跟幾個兄弟一起練習武術。
「父親原來是戲班的,想讓我們幾個兄弟以後接他的班,訓練的時候非常嚴厲。」八爺深情的回憶著過去,「不過我那時特別愛偷懶。父親在時就好好練功,父親一走,我就偷懶。」說到這些,八爺哈哈大笑起來,「在所有孩子裡,爸爸最疼我,我是唯一沒挨打的,他覺得會偷懶的孩子聰明。」八爺表示。雖然父親天天教兄弟們練武,功課也看得緊。從三字經教到千字文,一點都不含糊。
八爺後來做武術指導了,也不忘帶上父親,特意在《醉拳》裡給父親安排了一個角色。「自己能給父親做動作指導,他老人家很高興的,都說養兒要勝過父。這也是他的驕傲。」八爺的家人回憶稱,「他們倆拍戲的時候就像朋友,場下休息的時候才是父子。」
袁合平有三次巔峰的時期,第一次就不用多說了,哪怕直到現在。估計沒有人會忘記成就了成龍的電影《蛇形刁手》跟《醉拳》兩部功夫片,為成龍定下了功夫喜劇的成名法寶。
在進入90年代,香江掀起了武俠功夫片的新一輪熱潮,袁合平正好可以籍此大展所長。但八爺之所以能迎來個人事業的第二次高峰,還得益於找到了一個極富創造力的合作夥伴,亦是新派武俠功夫片熱潮的創始人——徐可。
素以創新求變聞名的徐可準備重拍黃飛鴻故事,首集找來了劉佳榮和袁翔仁、袁信亦兄弟為影片設計動作招式。舊瓶裝新酒的《黃飛鴻》上映後大獲成功,票房狂收3000萬,並令徐可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袁翔仁三人榮獲最佳動作指導獎項。
翌年,徐可趁勢推出續集《男兒當自強》,這次則只請袁合平一人擔任動作指導。八爺果然不負重託,除了延續了第一部硬橋硬馬的武術功夫外,他又加進了許多靈活的雜耍技巧,比如李蓮傑(飾黃飛鴻)與雄欣欣(飾九宮真人)在南天門需要掌握平衡的對打,還有柔身幾轉卸掉白綾的舒展動作等。
至於影片最精彩的部分,黃飛鴻與納蘭元述在狹窄空間中進行的棍斗,居然被袁合平設計出大開大合的動作效果,令人嘆為觀止。因此,袁合平獲得當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指導絕對是實至名歸!
第三次的巔峰,也就是幾年前的事情,20世紀90年代中期,盲目的跟風抄襲終於再次將香港的武俠功夫片逼入絕境。袁合平的電影事業也陷入低谷,由他導演的《虎猛威龍》和《街頭殺手》全部遭遇票房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