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國之縱橫天下 第一百二十二章 荊州人才全打包
更新:09-20 12:21 作者:賣女孩的小火柴 分類:玄幻小說
有了司馬徽首肯,龐德公也當場表了態,願意舉家前往北海。司馬家和黃家都要搬到北海,龐家雖是襄陽的坐地戶,算是三家中最有勢力的,但眼見失去兩個摯友,龐德公又豈能不急?
辛銳總算吃了一顆定心丸,襄陽三老前往北海的政治意義,遠超過他們為北海帶來的實際貢獻。荊襄學術界離開這幾位頂樑柱,再也難復當年的盛況。再者像徐庶、孟建、石韜、崔鈞等三老的忘年交和學生,自然會受到影響,離開襄陽前往北海不再是一紙空談。
這場聚會由於眾人都解開心結,變得精彩異常,觥籌交錯間,賓主盡歡。另一件讓辛銳頗感有意思的事是,心事盡去的龐統很快和諸葛亮熟絡起來,兩人言談甚歡,都拿出平生所學,你來我往論了個不亦樂乎。
司馬徽又恢復了往日『好好先生』的舊態,看著座中兩個從民政論到兵法的後生,不住地點頭微笑,連道:「好,好。」
令辛銳感到無比驚訝的是,諸葛亮作為北海年輕一代的領軍者,先後經過自己和郭嘉耳提面命,其所學已臻化境,唯獨缺些臨陣的經驗而已。而龐統竟能和他不分伯仲,每每一個議題,都能提出不少新奇的觀點,叫人驚嘆其才學,不得不說司馬徽和龐德公教授確實有方,更重要的是龐統這人的智商絕不在諸葛亮之下,已經不是尋常聰明二字能概括得了。
「司馬公看我這二位兄長如何?」辛銳笑問道。
「好,好。這二人之智,堪比張良、陳平,用於治國安邦,不輸管仲、樂毅。」司馬徽捋了捋鬍子,評價道。
「小子送這二位兄長每人一個雅號,請諸公評鑑。亮哥兒可稱作『伏龍』,統哥兒可稱作『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辛銳意氣風發,飲一口酒道。
「這稱號卻是妙極,伏龍鳳雛,以他二人年紀,自是龍潛於淵,雛鳳清於老鳳聲,正是勤學敏思、韜光養晦的時節;再看兩人所學,不愧人中龍鳳,端的是人如其名。老夫便再送司馬兄一個雅號叫『水鏡先生』,你這般善於識人,水鏡二字恰如其分。」龐德公笑道。
「好,好。」司馬徽還是老一套,來者不拒道。
一下子將三人的名號湊齊了,辛銳不由暗自開心,心道這龐德公也真上道,聞弦歌知雅意。
「三老久居此地,門生故友頗多,不知三老可有人才向朝廷推薦?」辛銳趁興問道。
「徐元直、石廣元、崔州平、孟公威,都是荊襄的大才,元直於軍事民政皆有建樹,才學尤為四人之最,其餘三人,做一地郡守,綽綽有餘。」司馬徽頗為篤定地道。
「北海正值用人之際,皇帝勵精圖治,目前已有數州之地盡皆賓服,還望司馬公勿辭勞苦,說動眾人前去北海就職,則天子幸甚,百姓幸甚。」辛銳言語誠摯,懇求司馬徽道。
「分內之事,老夫必然全力以赴,請小侯爺放心。」司馬徽慨然應諾。
「不過這些人大多都是寒門學子,雖有才學卻無家世,他們對大漢推舉孝廉的取士制度,似乎有些非議,小侯爺不可不察。」龐德公適時地提出自己的擔憂道。
「正是,老夫受劉荊州延請,在襄陽書院做了個西席,初時書院便有以名、德、才取士的成規,德才兼備自是必須,只是這名望一條,阻斷了多少士子的求學之路!若非劉荊州後來不太在意書院經營,老夫又從中破例,元直等人哪能得以進入書院求學?」司馬徽也是感慨萬千,看來這門第之見確是阻礙人才的一大桎梏。
「兩位先生所言極是,小子時常思索要改革招生之法,目前北海的儒學館和講武堂,便是改革的試點,招收的學生中,無論貧賤富貴,唯才德是舉,對於寒門子弟,更是免其學費,甚至還有補貼。平民中的學子往往更加珍惜這得來不易的學習機會,因此格外發奮讀書,長此以往,待他們學成之日,這天下必然為之煥然一新。另外取士的制度,我正想和幾位大賢商榷,能否由推舉制改革為考核制,屆時我上書天子,在朝中設立一個翰林院,翰林院中分文史、軍事、行政、商務、醫學、工科等等數個門類,每年定期舉行一次考核,由諸如幾位大賢一般的各行各業地翹楚命題,考核可分門別類,並不僅僅局限於經史子集,其他各學科 弟子均可參與,考中者再經過當面問答,合格的便允其入朝為官,從最低品級做起,若有建樹再行升職,如此一來也能使各種人才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