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江山 第八百一十七章 大宋改兵制
趙匡胤雖然沒有完成統一北方,消滅北漢的目標,但是他沒有就此氣餒,畢竟,這次是按著北漢摩擦,又遷走了不少北漢子民,也算有所收穫。
他回到皇宮後,思來想去,發現這次出征過程中,軍隊的將領與士兵之間,還殘存後周時候的陋習,許多上下級軍官稱兄道弟,拉幫結夥。他認為杯酒釋兵權之後,雖然把禁軍將領和大將軍都更換了一些人,但只是一時之策,表面上解除了眼前危,但治標不治本。想要長治久安,必須從制度建設人手。
於是,趙匡胤就考慮構建起一套完備兵制,打算從體制、機制上杜絕武將專權的可能,這才是抽薪止沸的長久之計。
用兵制度,表面上不過一紙文書,看似死板教條,但其實一項好的制度,都有貫穿其中的思想理念,都有它的核心。
而趙匡胤主導創製的大宋軍制,它的核心就是「分權」與「維制」。
趙普曾跟趙匡胤提過:「天下有兵、政二權,兵權宜分不宜專,政權宜專不宜分。」原因是兵權如果集中在一人、一機構、一藩鎮、一軍隊,那麼起兵作亂,幾乎是一種必然。
趙匡胤聽完,覺得有道理,所以,開始大刀闊斧地劈向唐末五代以來武將擅權的亂局。如果說,天下兵權是一塊大餅,它被大卸八塊,被反覆細緻地切割,然後重新歸置。
趙匡胤改兵制、分大餅,核心一個字,就是「拆」,把禁軍「二司」拆成了「三衙」
禁軍分為侍衛與殿前二司,侍衛司長久以來權柄甚重,二司力量對比失衡了。當初柴榮改革禁軍,有意識地削弱侍衛司,扶持殿前司,趙匡胤由此執掌殿前軍,登基之前始終在殿前司任職。
當趙匡胤黃袍加身,完成從殿前都點檢到大宋天子的華麗轉身,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視角也隨之改變。他極為清醒地從殿前司主帥的角色中脫身出來,站在更宏觀更全局的視角看待禁軍二司力量配比問題。
不需要再強化殿前司勢力,尤其是極端敏感的「殿前都點檢」這一職位已經不再設置,副都點檢也不再任命將領擔任。
傳衛司還需進一步削弱,於是被一拆為二。根據侍衛司內部原有的馬軍、步軍之分,侍衛司被拆分成傳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兩個部門,前司鼎足三立。
原本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一職,統領馬馬、步軍,是當之無愧的禁軍一把手,如今隨著侍衛司的瓦解,這一職位自然不復存在,從此,禁軍再無總的統將帥。
這正是與機構設置同時並進,趙匡胤逐漸拿禁軍高職開刀,什麼殿前都點檢、殿前副都點檢、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侍衛親軍副都指揮、侍衛親軍都虞候,這五個最高級別的軍職,趙匡胤有意讓它長期空缺,不授予任何人。後來,他乾脆把五大軍職全被撤銷了。
經過這一番調整,宋朝的禁軍機構從「二司」逐漸過渡到「三衙」制,形成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三衙」鼎立的格局,長官分別為殿前都指揮使(殿帥)、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馬帥)、侍衛步軍都指揮使(步帥),從此「三帥」各管各的,互不統屬,誰也管不了整個禁軍,都聽命於皇帝一人。
就這樣,趙匡胤一步步地將原本那些位高權重的禁軍職位或撤銷、或虛置、或削權,朝野內外再也沒有權勢彪炳,能夠威脅到皇權的驕悍武將。
這一切改革的核心目的,都是抑制單個機構、職位、將領的權柄。而禁軍「衙」中沒有老大,沒有話事人,沒有任何一個武將能夠獨掌大權統轄整個禁軍,因為大權牢牢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朕在皇城,足不出宮,就能統攝禁衛軍、親衛軍了,免得這些高級將領,威脅皇權,對朕不利。」
趙匡胤坐在御書房內感慨,他很滿意這個改制,接下來,又對皇城外的各地駐軍兵權下手,開始拆兵權,就是把握兵之權、調兵之權、統兵之權相分離。
這是宋朝兵制改革的重頭戲,把兵權的再分割,趙匡胤下令一刀切下,兵權這個籠統複雜的大概念,被細分為握兵權、調兵權與統兵權。
所謂握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