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唐 第一百七十七章 河中集團(上)
更新:08-08 04:09 作者:蔥山跳蕩 分類:軍事小說
兩萬多長安子弟組成的新軍,被李璟直接命名為捉生軍,李璟想做什麼不問可知。
兩萬多人的捉生軍啊,真尼瑪的,馬璘目送著大軍出了校場,心中腹誹道。
顯然李璟也是秉持著只有死了的異族才是好異族的觀念,這一點和馬璘倒是極為一致。開弓沒有回頭箭,現在只能是看著這位天子口中的「我家英物」能夠在遼東做到哪一步了。
……
李璟躊躇滿志的帶著大軍離開長安城,兩萬多長安子弟歡笑著在隆冬季節直接開往寒冷的遼東。送走了李璟的捉生軍,馬璘又在幾天之內和張巡快速的敲定了大移民的事宜。
太宗之時分天下為十道,開元時又改為十五道,其中京畿道乃是從關內道中分離出來的。這次移民的對象為關中百姓,習慣上說是關內道,實際上旨意里是包括了京畿道在內。
馬璘上奏張巡為戶部侍郎,主持此次移民事宜,天子不出意料的准奏。張巡名聲早已極響,這次雖然是從縣令一躍而成為戶部侍郎,在朝堂之上卻沒有引起多大的風波。
長安百姓們都把對於強制移民詔令的痛恨傾注在馬璘身上,滿朝公卿們雖然不說,可都知道馬璘是在替天子背黑鍋。張巡在官場之中故交甚多,知道其中內情,不然以他的狷介性子,根本不會登馬璘的大門。
京畿道和關內道最終報過來的名冊匯總到一起,一共有七萬多戶,四十五萬餘人。最後看到這個數字,馬璘也是極為頭疼。這麼多的關中百姓,怕是要把河中的綠洲給塞滿了。他幾次懇求天子,要把移民分散到三五年內進行,李隆基卻一絲也不肯鬆口,定要在天寶十三年一年之內完成這件大事。
馬璘自己的計劃,是不惜一切財力完成這件事情,採用之前攻打吐蕃時的舊法。商人們參與其中,朝廷出錢財,僱傭商人出車馬把關中百姓運往安西去,再經由蔥山南道入河中。馬璘簡單算了一下。僅僅路上就要花掉一千萬緡錢,這基本就是大唐歲入的三成。
這個時候,馬璘忽然覺得自己很窮。就算是算上高芊芊手裡馬家商行的錢,在這件事情上也是差得太遠。
大唐歲入雖然超過了三千萬緡錢,可也不可能全部都花在移民這件事情之上。讓戶部為這一件事情拿出一千萬緡錢來,也是強人所難。一個國家要想完成這樣的一件大事,且是在短短的一年之中,縱然是以大唐的國力也極為難受了。
而張巡提出的想法卻是簡單得多,在出發之前便將這四十五萬移民的關中百姓按照籍貫分為八部分,每一部分近萬戶,五六萬人,丁壯皆入軍籍,分為八軍。這次的移民便算是一次出征,按照軍隊的管理進行。到了河中之後。便依然按照八軍分散開闢草萊,閒時為農,戰時為兵。這樣就避免了靠商隊運送移民的混亂,也能省下不少錢帛。張巡事先多次推算,花費的錢帛不會超過三百萬緡錢。
張巡的這個法子,其實就有點類似後世宋朝的廂軍了,再往後點說,便是馬璘前世時新疆的建設兵團。張巡提出這個法子,倒是讓馬璘眼前一亮,不過細細一想。這樣行事的話錢花的是少了,可是死在路途上的百姓卻是要多得多。
馬璘請張巡來,本來是想少死一些關中百姓的,可沒想到張巡提出的法子。反倒是要死更多的百姓。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張巡的想法很有吸引力,特別是到了河中之後,這樣管理對於漢民快速占據這一地區極為重要。
雖然天子給了他決斷之權,可這樣的大事馬璘怎敢專斷,自然是把兩種想法和花費的錢帛多少都稟告天子。請天子來最終定奪。
李隆基不愧是仁厚天子,言道原本吐蕃勢大,隴右各州年年防秋花費大量錢帛,如今羌塘之上烽煙四起,吐蕃已經不足為患,正好把這些錢帛花在移民河中之上。有不足之處由戶部補足,務必不能讓百姓在道路上跋涉受苦。所有的百姓皆由朝廷以車馬迎送,花費再多錢帛也在所不惜,決不允許關中老弱徒步跋涉於道。
而對於張巡的想法,李隆基也考慮了進去,直接拍板把移民百姓編入軍籍,以藍田、扶風等籍貫命名,在道路之上便以軍隊之法進行管理,到了河中之後便散開為八個軍鎮。
顯然李隆基對於大唐國土延伸到蔥嶺以西極為熱切,所以最終下了這樣的決定。
一道詔令下去,百姓們對於天子的仁慈極為感激,怨憤依然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