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 第八十四章內部研討
華夏廠跟三菱汽車合作引進l120車型技術,並且形成5萬台整車的項目報上去後一直沒有下文。市里、省里幾乎都是一路綠燈,項目一路直送中央,韓皓本以為在年前會有好消息,但依舊看上去遙遙無期。
通過在機械工業部擔任汽車一處副處長的榮啟明寥寥幾句口風,韓皓了解到華夏廠的5萬微車項目遭遇了巨大阻力。雖然中央主要領導曾肯定微面、微貨在國內的主要作用,要求鼓勵發展微車市場。但是你華夏廠一個民營企業,利用擦邊球的模式取得了微車目錄,現在上馬5萬輛的整車規模,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尤其國家已經規定了微車定點生產企業,在全國範圍內對微車有具體的規劃,當前長安、昌河、五菱和規模最大的津汽已經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國生產布局,再批准地方企業進軍微車市場不符合產業政策規劃。
1994年,國家正式公布了汽車(包含摩托車)產業政策目標。
1、到2000年,汽車總產量要滿足國內市場90以上需要,其中轎車要占據一半以上,基本滿足轎車進入家庭的需要。摩托車基本滿足國內需要,並實現對外一定數量出口。
2、2000年前,國家支持2-3家汽車企業迅速成為具有相當實力的大型企業,6-7家汽車企業成為國內骨幹企業,8-10家摩托車企業成為面向國內國外兩大市場的重點企業。鼓勵大型企業和骨幹企業實行「強強聯合」,在2010年前形成3-4家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汽車企業和3-4家大型摩托車企業,實現中國自主企業參與到國際競爭。
3、建立少廠點、大批量生產體制和少數大型企業間有序競爭的結構,同一類汽車產品產量位居國內前三的銷售量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
這是經過中央領導層通過的戰略層面目標,從以前扶持「三大三小」汽車企業,現在演變為「三大七小」。三大三小是一汽、二汽、上汽,三小是首汽、津汽、廣汽。現在七小,除了原本的三小外,還有長安、南汽、貴汽雲雀、東南、華晨、五菱、昌河、哈飛(松花江)等國內知名汽車企業競爭剩餘的四小名額。
其中貴汽雲雀是貴西省航空工業集團和日a本富士斯巴魯合作成立的轎車生產企業。在國家布局中,為了改善西南邊陲軍工企業在軍轉民的背景下困境,以及考慮西南省份的工業發展規劃,國家特意在1993年批准了貴汽雲雀汽車項目,由其引進斯巴魯車型生產「雲雀牌」微型轎車。
當時這個項目是跟長安奧拓一起批准,堪稱國家對微型轎車布局的雙子星項目。
眾所周知,中國對轎車項目的控制力度之大,沒有中央點頭,地方不要妄想上馬轎車。現在長安鈴木和貴汽雲雀先後擠入了轎車領域,將來要跟津汽生產的夏利同場競爭。
過年前,在機械工業部特意對由浙海省政府呈上來的華夏三菱微車項目進行了內部高規格討論。
因為華夏微車項目雖然在全國範圍內汽車規劃中算不上重磅,但其背後透露出來的意思,就是國家是否允許民間資本進入汽車領域,需要有一個明確態度。
「作為國家重點投資領域,我們政府在國有汽車企業上面已經投入了巨額資金,現在看來這些巨額投資的回報還沒有充分得到體現。例如剛建成的一汽大眾項目,總投資就高達89億,現在捷達的年產量才2萬台,面對每年將近7個億的利息,回本壓力極大。因此,作為國有資產的所有者,政府有責任照顧好這些一手養大的汽車企業。在國有汽車企業沒有形成一定國際競爭力之前,我建議暫時不應該接受民間資本的進入。依照日a本、韓國的汽車產業發展狀況,國家在一定階段對本國汽車企業的保護是必要而且應該。所以,對華夏三菱項目這個口子不能開。」
從80年代國內汽車摩托車由中國汽車總公司管理開始,就定下一條鐵規矩:凡是涉及汽車、摩托車的國外引進項目,必須由中汽總公司統一審查,未經審查批准的項目不得引進,外匯部門不得支付外匯,海關不予放行。在汽車、摩托車管理權收歸機械工業部後,這條規定依舊生效,所有涉外項目必須得機械工業部審核,並且報經國家計委批准,才能正式落地生效。
其中一位司長義正言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現在要保證國企盈利的大局面,不能像其他競爭領域放開讓民資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