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第一百三十八章 好消息
傍晚,鄴城一隅,某民宅內吳明正在翻譯密文,寫著密文的紙條來自飛鴿傳書,而鴿子來自千里之外的黃州西陽,每一隻都是百里挑一,能夠一日飛行一千多里。
今日一早,五隻信鴿分別帶著相同內容的紙條從西陽出發,於下午時飛抵鄴城郊外莊園,然後被人謄抄一遍後,趕在傍晚關城門之前送進城,來到吳明手中。
而那五隻信鴿,實際上只抵達了兩隻,剩下三隻想來在半路上出了意外,也許是被猛禽捉了去,也許是被獵人射殺,正是因為千里路程上危機四伏,所以每一次飛鴿傳書,都是按五隻一撥的規模進行。
這是為了保證飛鴿傳書的通暢,效果很好,確保了每次通信都能有鴿子帶著紙條飛回鴿巢,但與此同時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巨大的『運營成本』。
鄴城和西陽之間的距離有一千多里,經過嚴格育種、挑選的信鴿,可以在一日內飛抵目的地,但運送這些鴿子去出發地,卻要花上大半月時間。
要從鄴城用信鴿往西陽送信,那麼得先把生活在西陽的信鴿運到鄴城,反之亦然,隨著通信距離的增加,維持這種通信網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就越大。
為了保住飛鴿通信的秘密,運送信鴿的隊伍一直都是低調從事,一次運送信鴿的規模不能太大,而各地鴿巢的規模也得控制,一旦信鴿數量達到某個數字,那就得在數里外再購置莊園養鴿子。
鴿巢多了,養鴿子的人也得增加,而維持大小莊園的必須人手也不能少,所以相關『從業人員』也越來越多,開支越來越大。
不這樣做不行,為了儘可能保密,不讓外人注意到鴿子的動向,只能儘可能分散鴿巢,所以這就進一步增加了『運營成本』。
西陽王府的信鴿通信網,不光鄴城-西陽這條線,西陽與安陸、江陵、襄陽、穰城、洛陽、江州的湓口、江南的建康、關中的長安都有信鴿往返飛行。
甚至從去年開始還有晉陽到長安、鄴城到長安的「通信線路」,攤子越鋪越大,成本也越來越高,每年光花在維持信鴿通信網的人力物力,折成銅錢就不下十萬貫。
人人都說西陽王府的產業日進斗金,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西陽王府花錢如流水,許多剛進賬的錢,還沒捂熱就花出去了。
別人負責的事情不知道,吳明知道自己管著的大攤子同樣要花許多錢,光是收買眼線的開銷就不少,還得在各地購置房產作為『安全屋』,即狡兔三窟的第二窟、第三窟。
若不是西陽王想出製作假山水奇石、假黃金製品的主意,讓貓隊『自主經營』來個『自負盈虧』,那麼每年的巨額開支根本就沒辦法填補。
信鴿通信網的『運營成本』只會更高,但帶來的好處也顯而易見,因為一日千里的消息傳播速度,讓許多原本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
那日天子大婚,結果發生了極大的變故,吳明當日就把消息發往西陽和長安,次日開始他就陸續收到兩地的消息,好消息。
身在關中長安的杞王宇文亮,及時毀掉蒲津河橋,讓并州軍突襲關中的企圖落空;奇蹟般趕到湓口的西陽王宇文溫,先制止了行軍元帥長史崔達拏的陰謀,隨後趕到西陽、安陸,開始主持大局。
而身在湘州臨湘的杞王世子宇文明,事前已得經過南昌的宇文溫加急信件,得知情況有變,立刻帶著精兵輕裝北上.
抵達洞庭湖口時得知上游江陵被圍攻,宇文明作了部署後,連夜趕去鄂州然後北上去安陸,這些事情要傳到鄴城至少還得十來天,而吳明現在就已經知道了。
尉遲氏出人意料的襲擊,並未收到太好的效果,而宇文氏的反應也很迅速,然而真正的對決還沒開始,關中、山南的局勢依舊岌岌可危,所以身處鄴城的吳明,要盡一切可能將有用的消息及時送回山南。
前提是他們躲過大搜捕。
鄴城如今的氣氛很緊張,而來自山南地區的人則倒了大霉,因為官府已經開始大規模抓人,首當其衝的是來自山南黃州的商賈和鏢行人員。
好不容易在鄴城打開市場的黃州商賈,所有店鋪都被查封,無論是掌柜還是夥計都被打進大牢,而鏢行的鏢頭、鏢師也不例外。
劉掌柜打點著西陽王府在鄴城產業,連帶其他掌柜、夥計,是第一撥被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