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換明 第四百七十一章 敵動我動
更新:01-21 22:38 作者:樣樣稀鬆 分類:軍事小說
老百姓自然清閒許多,即便官府想方設法地提供工作,冬季也還是處於相對閒適的狀態。
而大戰的序幕也終於在正月初六拉開,阿敏、杜度、濟爾哈朗率三萬滿蒙漢部隊,兵出沉陽,過本溪、連山關,於正月初九進抵鳳城。
同時,阿濟格率一萬人馬增兵連山關,作為確保東進兵團後路的機動人馬。
在鳳城留下三千漢軍、兩千建虜駐守,阿敏等奴酋率部繼續東進,兵鋒直指鎮江堡。
覺察到建虜異動的東江軍,也開始了調兵遣將,進行針對性的布署調整。
毛文龍抽調了遼南的守軍,將留在手中的機動兵力,一個飛騎營、兩千槍騎兵派往秀岩,集中兵力於遼東。
郭大靖則派出兩個飛騎營、一千槍騎東進,與孔有德的部隊會合,瞄準鳳城以東的湯站堡,作切斷建虜退路的準備。
待到蓋州的援軍趕到,他將親率部隊向鳳城逼進,既牽制連山關和鳳城的建虜,又配合遼東的圍殲作戰。
儘管不能分身前往遼東作戰,但郭大靖指定了劉興祚為正,孔有德、馮西建為副的聯合指揮,相信他們的能力,能夠打好這場並不複雜的戰役。
之所以要坐鎮在秀岩,指揮中路作戰,也符合郭大靖的風格,那就是求穩謹慎。
尚可喜的中協、新兵五千,再加上五千飛騎和槍騎,以及他直轄的一個左協步兵營,兵力並不算雄厚。
依靠這些人馬,既要牽制建虜,又要保證秀岩以南的莊河地區萬無一失,壓力反倒要比遼東的圍殲戰更大。
正月初十,郭大靖留下左協步兵營和兩千新兵防守秀岩,親率剩下的全部人馬向北進發,直標指向連山關和鳳城之間的斜烈站。
未料勝,先料敗。郭大靖雖然信心十足,但依然以最謹慎的布署,保證了後路及莊河根據地的安全。
大路上的雪或被前鋒踩實,或被推到路邊,使得後續車隊和雪橇的行進,還是較為順暢。
建虜在鎮江堡下應該會耽誤一天,加上趕路,以及特戰營的截擊,約在正月十三、十四才能越過鴨綠江,進攻朝鮮。
也不排除建虜會兵分兩路,一路圍鎮江堡,一路攻進朝鮮,但時間上也相差不多。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部隊也應該進抵斜烈站或鳳城周邊,與建虜進攻朝鮮是差不多的時間。
郭大靖騎在馬上,任由寒風吹面,在心裡又在估算發動牽制進攻的時機。
儘量使攻朝的建虜晚一點知道後路被斷,為阻擊部隊的布防爭取時間,發動的時機就要精心計算。
「郭帥。」方正化縱馬貼近,開口問道:「雜家來之前,已上奏朝廷,建虜的發動是垂死掙扎,不知可否妥當?」
郭大靖愣了一下,從思緒中脫開,看了方正化一眼,琢磨著他話中的意思。
垂死掙扎是沒錯的,但還能發起主動進攻,遠途攻打朝鮮,方正化糾結的應該是這個比較矛盾的地方。
想通之後,郭大靖澹澹一笑,說道:「方公公所言極是,這確實是建虜的垂死掙扎。若敗,不僅無翻身之力,連與我軍對峙的資本也會喪失。」
方正化客氣地拱了拱手,虛心地請教道:「還請郭帥解惑。」
郭大靖沉吟著,組織好字辭,才緩緩說道:「我大明子民億兆,幅員萬里,可能維持的常備軍能有多少?永樂時期應該是最高的,兩百八十萬;現在呢,百萬上下……」
常備軍與半兵半農是有很大區別的,半兵半農能養活自己,常備軍就全需要百姓供養了。
所以,歷朝歷代的常備軍都不是很多,或者說是與總人口要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夠讓百姓負擔得起。
永樂朝時,號稱兩百八十萬,郭大靖認為是有水分的。因為軍戶的逃亡,以及「吃空餉」的光榮傳統,實際兵力大概要少三分之一。
但到了崇禎年間,因為財政窘迫,軍戶制度的崩潰,常備軍已經下降到百萬以內。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