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鋼鐵基地 第三百零九章青州戰役
隔海相望的山東半島,第二軍制訂了圍殲日軍第一軍的作戰計劃,在人數基本相等的情況下,第二軍的作戰計劃並不激進。作為一支機械化部隊,又是在相對平坦的魯北平原,戰鬥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呈現在劉福貴眼前的是一座土橋,以這座橋的承重量,他懷疑裝甲部隊的坦克上去後會直接落在下面的小河裡,還不如重新搭建一座新橋,反正工程營里裝備著橋樑搭建車,不會很費功夫的。
不過命令就是命令,而且大約三十米長的土橋兩側還駐紮著日軍一個小隊的士兵,既然送到嘴邊了,那就沒有不吃下去的道理。
在一百米左右劉福貴半蹲著打光步槍里的子彈,換上一個彈夾後又彎腰衝鋒,在華軍火力壓制下日軍根本沒有抬頭反擊的機會,簡易的防禦陣地七零八落。
作為第一個衝進日軍陣地的士兵,劉福貴掏出腰側的手槍,對準一名試圖反擊的日軍士兵扣動扳機,然後迅速調轉槍口,尋找其他的威脅。果然,一名日軍士兵挺著裝上刺刀的步槍哇哇的刺過來,手槍槍口跳動後,一顆子彈從敵人眉心穿過,近距離的動能讓子彈穿透頭骨,從後腦勺帶出一大片血跡和腦漿。
每名士兵攜帶一支手槍的配備士兵們對此非常滿意,而且軍工廠也因此獲得不菲的利潤。但後勤部門卻對此腹誹不已,改進後的手槍雖然彈藥可以與重機槍通用,負擔依然很大。而且也不是沒有缺點,那就是攜帶手槍和彈藥後負重量增加,相應士兵攜帶其他的物資就會減少,軍工部門正在研究新一代軍用手槍。而且新一代步槍、機槍也在研發之中,並少量裝備部隊進行試驗。
身高體壯的劉福貴不覺得手槍沉重,他會攜帶超出指標的彈藥量,並可以堅持完成五十公里野戰行軍,這在戰鬥中是一個不錯的優勢。
土橋一側被攻占後劉福貴立刻向另一側衝過去,日軍小隊在另一側的陣地上設置了一挺重機槍,衝鋒被壓制,一名戰友倒在地上,劉福貴看到不是班組的戰友。緊張的心情略微放鬆,然後趴在地上開槍反擊。
後面的迫擊炮立刻瞄準這個重火力點開火,三發炮彈後威脅消除,土橋被攻占。被子彈命中的戰友傷勢嚴重,立刻被醫護兵抬上擔架運到後方救治,希望這場戰鬥的戰損不要變成死亡一人。
裝甲偵察營攻占這座土橋後休整十分鐘,就再次開赴新的戰場,他們接到的任務是對高密附近的日軍進行火力偵察。為裝甲部隊的進攻打好基礎。
安丘以南都是山地地形,沂蒙山區雖然算不上高山大川。也不是裝甲部隊可以輕易通過的,對於第二軍來說,沿高密一線攻擊濰縣是最有效的路線。據偵查,日軍在高密有一個步兵旅團的部隊,不過青州的情報部門傳來消息,日軍第一軍有放棄青州、向濟南方向撤退的跡象。青州附近的平原地形不利於圍殲戰。只能儘快的打破高密日軍的攔截,以機械化部隊的行軍速度,應該可以追上逃跑的日軍。
事實上當裝甲偵察營抵達高密外圍時發現,日軍的防禦力度要超過一個旅團的兵力,高密四周日軍設置了縱深達五公里的防禦線。這至少是一個師團級的兵力才能填滿的防禦圈。
一連在外圍抓了三個舌頭都沒有問出日軍的編制,這讓師屬裝甲偵察營營長高城非常不滿,日本人的防禦密度很高,好不容易才找到三個在外巡邏的小隊士兵,可惜這幾人寧死不屈,骨頭之硬讓高城感覺自己是大反派,只能給其一個痛快。
師偵營的行動打草驚蛇,日本人增加了在外圍巡邏士兵的人數——一個小隊的規模,不過這對師偵營來說問題不大。發現一個巡邏小隊後高城派一個排的士兵埋伏,劉福貴所在的班幸運的被選中,戰鬥很快結束,詢問俘虜的情報分析讓劉福貴大為好奇,並主動向師偵營情報科的屠夫們學習。
上午九點左右,第二軍主力抵達高密外圍,匯總了師偵營的情報後第二軍很快制定攻擊方案,十點攻擊開始。日軍在高密布置了一個師團加一個獨立旅團,兵力多大兩萬四千人,如果不拔掉這顆釘子,第二軍攻擊青州的打算就會落空。
從膠州野戰機場起飛的偵察機為第二軍的炮兵指引方位,長達兩個小時的炮轟後,第一裝甲旅從正面強行突破,兩個機械化步兵團隨後從突破口跟進。
嶄新的戰爭模式對戰術思想還處於一戰前期的日軍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