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領主的我只想好好種田 第六十五章 鑄銅幣,放牛郎
更新:09-20 12:08 作者:大漢護衛 分類:女生小說
夏村,初級鑄幣廠,工匠正在冶煉銅礦石,製造夏村的第一批銅錢。
徐霞客在北部山地發現一座四級銅礦,夏村採挖了不少銅礦石,用於冶煉器皿和銅錢。
融化成液體的銅汁滾燙髮紅,澆注進入型砂的錢模之中,形成樹型的錢胚。
然後,其他工匠對錢胚進行摘斷,使用矬具對銅錢發毛的邊緣進行打磨平滑,順著圓周方向切削加工。
「我們採取的乃是翻砂鑄錢法,可粗略分為制范、澆鑄、銼錢三個步驟。一次能澆鑄數十枚銅錢。」
工匠為張華介紹鑄造銅錢的大致流程,實際步驟還要更加細緻。
張華取了一枚成品銅幣,呈天圓地方狀,上面刻著「華夏通寶」四字。
取華夏通寶之名,張華有自己的宏圖,那就是讓這種銅幣在這個世界流通,提升夏村的影響力。
張華治下人口已經到了2萬人,以物易物終究不便,而各個流民帶來的銅錢、銀兩、黃金又來自各個朝代,份量不同,因此張華開始統一發行新的銅幣,並且用華夏通寶來兌換回收各個朝代的銅錢和銀兩,統一貨幣。
「宣布今後山谷內以華夏通寶為官方貨幣,村子發放華夏通寶作為俸祿、軍餉、工錢、撫恤金。」
有了華夏通寶,張華可以施展的空間就大了,可以儘快吸收民間產出的資源和提供的勞力,以充軍備。
從銅山採挖的銅礦也有了用武之地。
另外,財政政策也逐漸變得複雜。
夏村宣布發布華夏通元,一時間各村為之震動。
華夏通元將取代其他朝代的銅幣,在山谷內流通。
以後商品數量增加,說不定還會鑄造銀元、金元。
山谷內大部分物品可以自給自足,匱乏的鹽等物資,則可以向山谷外面的勢力購買,形成自己的生產體系。
「華夏通寶?質量還真是不錯。」
張士德又押送3000斤鹽至東關進行交易,發現夏村發放的銅幣「華夏通元」質量不錯,於是用一部分鹽來換走一批華夏通元。
於是,華夏通元竟然開始在東部平原出現。
這是張華用於影響其他勢力的經濟手段之一。
只要其他勢力承認「華夏通元」,那麼張華就可以用挖出來的銅礦石冶煉成銅錢,然後換取其他勢力的各種資源。
華夏通元的影響力傳播至東部平原,一些流民知道西邊山谷是世外桃源,於是陸續流入山谷。
夏村在吸納了俘虜的石村四百士卒以後,又吸收一批流民,人口增加至7000,領地總人口增加至22000人。
夏村村口,流民排成隊伍,登記造冊,由村里分配農田和住處。
山谷地廣人稀,不缺少土地,缺少的是人口!
「你之前可有官職在身?從事什麼?」
「放、放牛,看守稻、稻田。」
「既然你會放牛,那麼到南岸的牧場擔任放牛郎吧。」
夏村村吏瞥了眼前衣衫襤褸的少年一眼,此人既然是放牛出身,那麼不是什麼世家大族,而且口齒不伶俐,安排到南岸牧場放牛,也算是一份合適的差事了。
「多謝。」
灰頭土面的少年肚子早已經餓的不行,在失望之餘,還是接下了村裡的安排,前去放牛,填飽肚子,在亂世活下來再說。
這個看似平常無奇,甚至有些笨拙的少年在夏村南邊的牧場定居下來,沒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張華忙於對領地進行規劃,沒有空閒發掘每一個村民的能力。
郭守敬提出了名為夏渠的水利工程,將橫貫山谷的河流引至各個村莊,灌溉農田,提高畝產。
蒯祥著手修建更多民宅木屋,以供更多百姓居住。
夏村向城鎮發展,還需要修建不少建築。
乞活軍塢堡在這段期間,從流民中挑選武力天賦丁等以上者,訓練成乞活軍,編制兩百人。
乞活軍塢堡成為捍衛夏村的東部堡壘,皇太極知道張華令人在谷口修建關隘和塢堡之後,沉默了好一會兒。
東部平原始終沒有一個勢力願意攻打張華的山谷,畢竟付出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