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修仙 第四十章 標準不明
更新:09-05 09:35 作者:吾道長不孤 分類:仙俠小說
「拋磚引玉」之故事,出自於禪宗經典《傳燈錄》。這故事說的是當台有兩詩人,一名常建,一名趙嘏。趙嘏文名高於常建。一次,常建聽聞趙嘏要去遊覽蘇州的靈岩寺,便提前一天去寺廟,先在廟壁上題寫了兩句,趙嘏第二天遊覽,見到這兩句詩後,立刻提筆續寫了兩句。於是,常建用一次一般的詩句,換來了趙嘏一流的詩句。
無文氣的地球自然可以這樣搞,神州文壇也曾有類似的典故。
但是,央元呢?
聽到這句話之後,老者噗的一聲笑出來,然後很沒形象的揉了揉臉,道:「師弟,你果然不是常人……這種法子,真的,一般毓族他想不出來。」
「到了名勝古蹟之後呢,突然來了靈感,然後提筆寫詩,寫到一半靈感難以為繼,又不能常住景點,所以乾脆不屑。這個時候,他主觀上應該是認定作品『沒有完成』。」王崎道:「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那個人應該一直得不到文氣。而後來補上的人,才是『認定已完成』的作者。這算是矛盾嗎?」
「不。」宋史君搖了搖頭:「文道有一條鐵律,同樣的文字,只能獲取一次文氣。之後,就都只能啟動法術效果。因此,你這樣做是不行的。」他看了看王崎,有笑了:「但是,哪怕是一億個毓族人里,也未必有一個能想出這種法子。」
果然是專挑漏洞的。
「但毓族總人口數十億吧?」王崎道:「總有人想得出的。若是這世界上沒有出岔子,也就是說文道其實有評判的機制了咯?」
「是啊。『只能獲得一次文氣』是鐵律。」
「但是,很扯淡。」王崎嚴肅道:「如果說我說的這種情況算是二人合寫,只獲得一次文氣,那……續寫者水平宗有高有低吧?寫出來的東西也有等級差異吧?那應該算哪一次?」
就用個形象一點的說法好了。假如說,有一位叫杜審言的老先生在一面牆壁上留下了半首詩,然後,幾十年裡,陸續又有很多二流詩人來這邊觀景,應和出下闋。到最後,杜老先生的孫子來將這半首詩續上。
那麼,杜老先生若是結算文氣,當結算哪一次的呢?
論水平,不用說,杜先生的孫子杜甫一定是最高的,畢竟「詩聖」二字不是擺設。但是,文道能夠預判道幾十年後會有一首名流千古的詩句麼?
若是以第一位三流詩人狗尾續貂的產物衡量杜審言先生的句子,確實不妥。但是,三流的文人也能算文人,將之忽視,又有些不公。
【註明,這只是比喻。杜審言和杜甫歷史上並做過這樣的事情。】
宋史君搖了搖頭:「也不盡然。首先,你要明白兩點。第一,文氣這個東西,很難精確測量。文氣灌體的時間很短,而且異象也只有『文星凝聚』一道,而『文星凝聚』這一異象也是針對文采而非文氣多寡簡單來說,同樣是文氣聚三星,三星的經義就超過三星的詩歌許多。所以,很難精確測量,誰也不知道文氣怎麼結算,最終多寡。」說到這兒,他頓了一下,道:「毓族也未有相關研究他們不重視這個。」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文氣結算的結果,其實是很不精確的。」
「第二,文氣結算,其實是分成兩個方面,一為創作,一為傳揚。傳播過程中,作者同樣可以獲得文氣。一首詩能夠帶來的文氣,其實是源源不絕的。只不過……這第二種結算機制相對第一種就少了很多,只能錦上添花,不能改變本質。六星近乎圓滿的詩文,傳揚天下之後就可以達到七星。但就算不惜成本的將一星詩文滿地亂貼,最終所獲的文氣也不會超過二星。」
「從結果上來說,毓族自己也很難弄清自己的什麼文在什麼時候獲得了多少文氣。興許你說的情況存在,但是,那些毓族詩人也弄不清,究竟是自己詩句傳揚度上去而獲得文氣,還是因為自己詩句被創作進更好的詩詞而二次獲得文氣。」
「所以……」王崎眨了眨眼:「所以鬼才知道文道結算的真實標準?」
宋史君點點頭:「然也。」
「唔……」王崎算是無語了。然後,他又問道:「那麼……化用他人詩句,又是怎麼結算的?按照『同一段文字只能獲得一次文氣』的鐵律……化用他人詩句,會不會被文道認定為『詩句不全』或者『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