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 91 最期(二)
更新:08-19 22:16 作者:緋紅之月 分類:軍事小說
「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吧?」1936年統制派的頭子永田鐵山已經是陸軍中將,正式邁入了日本軍部高層領域,他與岡村寧次正在商量著下一步的行動。幾年下來,統制派的理論是越來越「完善」了。當然,如果北一輝看了永田鐵山對日本的規劃,只怕會冷笑一聲。那是一份抄襲了「成功國家」也就是說歐美與中國成功經驗的計劃,還大量抄襲了北一輝的主張。
歸納起來,除了沒有土改之外,永田鐵山計劃建立一個有點「類似」中國的新日本。之所以說是類似,因為這個計劃中日本的基層組織很爛很爛。儘管推行的速度不快,官僚階層也本能在實施抵制,中國基層中人大的作用也在逐漸凸顯出來。人民的問責權力正在起起伏伏的推行著。日本方面的基層就完全是軍管,按照軍隊那樣森嚴的制度把民間給管理起來。理論上十分嚴密,實際上軍部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
永田鐵山的主張與北一輝最大的相同之處,就是要建立起國家對命脈型經濟的國有化,同時國家直接領導重要經濟政策,同時對不怎麼重要的經濟領域實施准入制度。這本來就是北一輝的主張,而且是北一輝極力遊說高橋是清實施的政策。這些都被永田鐵山系統的吸收進了統制派的計劃裡面。
統制派還對新聞業實施嚴厲管制,對教育界全面管制,並且要取締日本絕大部分政黨,以軍部領導的各種社會組織來替代。
這種抄襲出來的內容在日本並不是沒有市場,高橋是清也認識到了日本需要更有力的「統制」起來,所以他要解決黑幫勢力,強化治安。與統制派不同的是,高橋是清希望官僚階層能做到統治者的地位。
北一輝則希望人民民主專政,日本的勞動者聯合起來,以蘇維埃的模式來構架未來日本。
軍部自然是希望軍部能夠成為日本說一不二的領導勢力。三方的衝突非常深刻,但是三方構架未來日本的構架從表面上看倒是頗有一致的地方。
「下面的人已經快等不及了。」岡村寧次答道。中國因素在日本的影響越來越大,這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巨大成功。台灣戰役之後,日本軍部終於承認日本比中國落後,隨即加大了對中國的研究。土改以及平等什麼的在日本人看來是最討厭的東西。拋棄了這些之後,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做法給日本軍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國威壓英國,對荷蘭動手,開疆拓土的消息給日本軍部的影響之大難以形容,一戰後日本也得到了幾個太平洋上的小島嶼,那幾千公里之外的小島也就是彰顯一下日本的榮光,實際意義很有限。中國通過戰爭輕易的奪取了足有日本現在國土面積那麼大的領土,以及那些土地下面豐富的石油資源,令日本軍部口水流了三尺長。
如果日本當年也南下的話……,這種想像讓日本軍部的少壯派們感到自己胸腔裡面仿佛塞了二十五隻小老鼠。如果當時日本沒有實施愚蠢的大陸政策,而是在占據優勢的時候與中國聯手,那麼整個亞洲還有誰是中日的對手?
年輕軍人們的懊惱讓本已經熊熊燃燒的怒火更加旺盛,甲午戰爭之前,整個日本為了戰勝中國而團結一致,天皇都捐錢。戰勝中國之後那些財閥、政客、亂黨們開始分裂日本,讓本可以選擇正確道路的日本失去了機會。現在該到清算這些人的時候了。
「現在需要解決的是五個人」永田鐵山中將拿出了他最終確定的名單,「高橋是清、西園寺公望、齋藤實、牧野伸顯、鈴木貫太郎。」
這五個人要麼是政黨政治的堅定支持者,要麼是被認為勾結英美的代表人物,都是日本舊勢力的代表人物。這五個人都是支持高橋是清的「平衡預算」的支持者。日本實施的貨幣寬鬆到了1937年就到了再不改變方向就要出大事的階段。「平衡預算」就是要全面削減軍隊來減少公共開支。永田鐵山與這五個人並無私人仇恨,他甚至對這五個人中至少三個人頗有敬意,認為不是萬不得已,也不會要著五個人為日本「犧牲」。特別是要高橋是清的財政能力是陸軍部並不具備的,但是高橋是清卻能讓軍部被迫接受「執行緊縮財政政策誰也不能例外」的要求。這就是高橋是清必須死的原因。
「解決了他們之後,就該輪到皇道派與北一輝。」永田鐵山接著對岡村寧次說道。對這些人,永田鐵山就沒有絲毫的遺憾了,這幫勢力才是統制派的真正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