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威廉三世 滅日 第三章 我們絕非軟柿子
更新:08-18 08:42 作者:天空之承 分類:軍事小說
.1925年3月3日,隨著最後一面藍底米字旗在加拿大緩緩降下,聯合王國終於成為了歷史,愛德華八世宣布退位,曾經盛極一時的日不落帝國無可挽回的走向了分崩離析,不列顛王國、愛爾蘭共和國、尊德皇為新元首的加拿大、宣布完全獨立的澳大利亞聯邦和紐西蘭……
大洋州,澳大利亞。
這裡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窪地及西部高原均為氣候乾燥的沙漠,能作為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裡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個沿海地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個國家。澳大利亞內陸貧瘠乾旱地帶卻蘊藏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鐵礦儲量占世界第二位。
早在4萬多年前,土著居民便生息繁衍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1606年,西班牙航海家托勒斯的船隻駛過位於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島之間的海峽;同年,荷蘭人威廉姆.簡士的杜伊夫根號涉足過澳大利亞,並且是首次有記載的外來人在澳大利亞的真正登陸。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船長發現澳大利亞東海岸,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斯」,並宣布這片土地是英國的屬土。
開始的時候,英國人只是把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流放囚犯的地方。
1788年1月18日1由菲利普船長率領的一支有6艘船的船隊共1530人抵達澳大利亞的園林灣,當中包括736名囚犯。八天之後的1788年1月26日,他們正式在澳大利亞傑克遜港建立起第一個英國殖民區。
1790年,第一批來自英國的自由民移居澳大利亞,以雪梨為中心,逐步向內陸發展,至1803年,殖民區已拓展到今日的塔斯曼尼亞。初期的殖民地僅賴以農業生存,其後便利用天然條件發展畜牧業。至1819年。澳大利亞地畜牧業已有了較大發展。當時的麥卡瑟船長與妻子共同培育了澳大利亞最早的螺角羊。他們牧場的羊群總數達6000頭。殖民地生產的羊毛不僅自給,而且向英國出口,為澳大利亞換回日用生活必需品。至1850年,澳大利亞的牧羊業已很發達,羊只存欄總數達1800萬頭,當時英國進口羊毛總量的一半以上來自澳大利亞。雪梨和墨爾本已取代德國漢堡,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羊毛集散中心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在新南威爾斯和維多利亞兩州發現金礦。大批來自歐洲、美洲和中國地淘金者蜂擁而至。澳大利亞人口從1850年的40萬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萬人。其後許多重要的金礦被一一發現。同期還發現大量礦藏,這些發現,讓澳大利亞迅速致富和發展。
1961年1月1日,澳大利亞的六個殖民區通過全民公決統一成為聯邦,澳大利亞聯邦成立。
1925年3月3日,澳大利亞宣布脫離大英國協成為完全獨立的聯邦制國家,聯邦總統為國家元首,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第一任聯邦總統由德高望重的威廉.莫里斯.休斯擔任,這位1864年生於倫敦、1884年移民澳大利亞的威爾斯人曾經當過碎石工、牧場巡界員、海員、飯廳管理員、牛販子、剪羊毛工、演員、貨物核對員、管家和雜貨店老闆,擔任過全澳碼頭工人聯合會主席、立法會議議員、澳大利亞聯邦國會議員、英國王室法律顧問。
並在1915年到1923年期間擔任澳大利亞聯邦總理。作為工黨領袖和總理深受人民擁戴。
在取得獨立之時,澳大利亞人口約650萬,經濟水平較為發達。國民收入總值達到歐洲中等國家水平,畜牧業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和支柱,全國擁有羊1.1億隻、牛1千多萬頭,年產羊毛近40萬噸,牛肉、牛油產量也居世界前列,同時農作物播種面積逐年增加,年小麥產量達200多萬噸,採礦業則是澳大利亞的另一支柱產業,其中採金業占到礦業總產值地一半以上,年產黃金超過100噸。此外還有大量地銀、鉛、銅、鋅、鐵、煤礦石開採和出口。
這樣一個物產豐富的國家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卻並不發達,到1926年全國鋼鐵產量僅2.5萬噸,且鋼鐵大都用於修建鐵路而非軍工和造船業,聯邦陸、海、空軍在戰爭時期曾向英國輸送兵員總計達51萬人,這些人大都在與同盟國的作戰中喪生,戰後回到澳大利亞地僅有不足五分之一且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