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叫我威廉三世 第二十四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
更新:08-18 08:40 作者:天空之承 分類:軍事小說
由南安普敦而來的第8列英軍火車停穩之後,車上手持武器的英軍士兵在下車後不是立即集結起來然後向戰場前進,而是在四周部署嚴密的警戒哨,同時在火車平板車廂與地面之間用鋼板或厚木板搭成簡易卸車梯板。
在那些平板車廂上,士兵們則忙著掀去那些特殊貨物上面的帆布,一輛輛布滿鉚釘、樣式並不完全一致的鋼鐵戰車逐漸呈現在人們眼前。駕駛員們迅速進入到屬於自己的戰車裡,他們很快將這些鐵傢伙們發動起來,熟悉的發動機轟鳴聲和排氣口噴出的青煙這次來自英國製造的戰車。
從這列火車所在地向西看去,福丁河大橋的身影清晰可見。
「往前,往前,穩一點!好!」
一個身穿黃色卡其布軍服的英國士兵不停揮動著雙手,他指引的是那輛裝甲汽車正在緩緩駛下火車。從外觀上看,這輛被命名為m10的裝甲汽車不過是在民用汽車的底盤上鉚上裝甲板,除去車頂上那個裝有一挺維克斯水冷機槍、可迴旋、全封閉的圓筒形機槍塔之外,它的大小、輪廓與普通的民用轎車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方形笨重的前置發動機、4個車輪且只有2個是驅動輪。發動機和駕駛室用裝甲包得嚴嚴實實,它只有駕駛室正面留下兩個狹長的方形觀察孔,兩側還各有1-2個小射擊孔,車門位於駕駛室的兩側,在車門旁邊還放著兩個備用輪胎。
與德軍的「大刀」和「特洛伊」型裝甲車一樣,英軍的m系列裝甲汽車使用的也是實心橡膠輪胎。英軍這些以民用轎車為地盤的裝甲汽車特點就是靈活機動,其中1910年生產的m10公路時速達到60公里,現役最老的m07時速也有45公里,這些裝甲車的缺點則是火力和防護力較弱,它們通常只有3到4名成員和一挺重機槍,其裝甲厚度一般只有4-5毫米,車組成員另外可攜帶輕機槍、反坦克步槍、普通步槍和手槍等少量武器。
「移動,移動,保持方向和速度!」
對於面前這個難看的大傢伙,正在引導它前進的士兵不知道該用什麼詞語去形容,它和一般的裝甲汽車雖然都有鉚釘裝甲車身和燃油發動機,但它的外形要奇怪許多。它的身軀龐大,高1.9米,寬3.1米,長6.7米,從上往下看依次是裝有一門40毫米火炮的可迴旋炮塔,炮塔體積不大,看上去僅能容納一人;接下來是近似長方形的車身,最前部有一個大約45度、斜面向上的傾角,傾角到車頂還有一小段垂直的車壁,戰車的觀察孔就布置在那裡,車身正面和左右兩側各布置有一挺機槍;最引人注目的要屬它的鋼質履帶,這是以往任何一種英國戰鬥車輛未曾使用過的技術。(歷史上英國的第一輛坦克尚未採用著名的菱形車體設計,它的外形更像是沒有炮塔、火炮設置在車壁的履帶式裝甲運兵車,1916年研製成功的馬克i型坦克才是第一輛外觀呈菱形並採用外圈式履帶的坦克)
這5輛由斯文頓上校的技術小組研製的戰車在英軍內部被稱為「小遊民」坦克,它簡直算是集合了英、法、德相關設計理念的混血兒。「小遊民」的底盤是在拖拉機的基礎上加長驅動履帶,然後在豎起的角鋼架上焊接上鍋爐鋼板,這一點是英國人最初的設計,而車頂上的迴旋式炮塔則借鑑了德國人和法國人的設計理念。「小遊民」總重量達到18噸,幾乎是德國坦克的兩倍,1台功率80千瓦的戴姆勒直立式水冷汽油發動機布置在車身後部,其裝甲厚度為6毫米,時速僅6公里,最大行程30公里。(這與歷史上的小遊民坦克有一些差異,畢竟戰爭進程已經改變,許多歷史細節也該跟著發生一定的改變了)
當英軍的這18輛裝甲汽車和5輛小遊民坦克先後卸車完畢之後,戰場上出現的第一支非德軍裝甲部隊開始向福丁河大橋前進。這些刷著米字旗的「小遊民」們在行進時不僅發出巨大的噪音,速度也是慢得出奇,下車地點到大橋約有4公里,光這一路程它們就需要走上大半個小時。德軍在法國戰場上採用的坦克配裝甲車的突擊戰術已經引起了各國關注,英國陸軍對這種戰術也是推崇有佳,在6輛準備配合步兵發動攻擊的裝甲汽車疾馳而去之後,剩下的12輛就只能陪著「小遊民」們慢慢悠悠的向前挪動了。
儘管大橋在望,激烈的槍炮聲也在述說那裡德國傘兵們戰鬥的艱苦,然而德軍裝甲突擊隊卻不得不在路旁停了下來。
「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