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1991 第七百七十五章 記住他們的下場
更新:10-19 17:00 作者:陳家過河卒 分類:軍事小說
第一更
安德烈·伊拉里昂諾夫在原本歷史上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同志的首席經濟顧問,也是他的駐八國集團的私人代表。他曾經服務於俄國首腦的經歷跨越了葉爾欽—切爾諾梅爾金和兩個時代,這使他具備了俄羅斯後社會主義轉軌見證者的資格。這也是亞納耶夫為什麼看中他的緣故。1994年,他因為不同意當時政府「經濟休克療法」的經濟政策而掛冠去職。
&有資產私有化方面使用的手段不僅非常特殊,而且根本就是錯誤的。接下來所謂的『貸款換股份』,也是完全錯誤的。這一措施是為了在1995年和1996年的選舉中取得支持。關於運用經濟政策來達到政治目標的情況,還可以舉出好多例子。」在歷史上伊拉里昂諾夫談到的這番話觸及到了俄羅斯轉軌最深的傷痛,同時也在葉爾欽卸任那一年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很多經濟專家都認為權力和資本的共謀的扭曲,使得俄羅斯經歷了最不平等、最富有壟斷色彩的私有化進程,以霍多爾科夫斯基等人為代表的寡頭經濟格局就是在此基礎上形成的。
伊拉理昂諾夫曾在在格爾巴喬夫的計劃經濟時代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但對自由市場政策有著直覺般的偏向,同時也強調政府的積極角色;但談及政治的問題時顯得異常謹慎,雷日科夫從他身上看到了經濟學家的率直睿智和政治家的大膽精明在他身上共存,而且談吐應對更像一位政治家,正如伊拉理昂諾夫曾經驕傲的宣稱,他從未在任何一場政策辯論中輸過。當然有時候贏得代價是慘重的,比如被葉爾欽一腳提出了政府部門。
現在亞納耶夫大膽啟用他的原因就是他在改革的思路上跟趨向於自己想要的那種,也等同於為未來的弗拉基米爾同志留下一顆種子。亞納耶夫執政這幾年就是為未來打下基礎,將對的人擺放在正確的崗位上,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將來這些服務紅色帝國的重要齒輪將會轉動起來,成為支撐蘇聯前進的深層動力。
來自奈及利亞的里爾瓦努·盧克曼秘書長將與雷日科夫及伊拉理昂諾夫在國會大廈進行友好會談,在對方還沒來到之前,雷日科夫對伊拉理昂諾夫說道,「伊拉理昂諾夫同志,你對歐佩克了解嗎?」
&於非石油資源豐厚國家,他們的確非常厲害。甚至能做到左右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局面,這對於歐洲國家愛來講可不是好事。」
伊拉理昂諾夫偏過頭,嘴角勾勒了一下,綻放了一個嘲諷的冷笑,他盯著雷日科夫,不屑的說道,「當初的贖罪日戰爭,美國為了讓以色列軍隊能抵擋住埃及和敘利亞軍隊,對以色列的緊急補給,當時憤怒的阿拉伯世界於1973年對美國、西歐和日本實施石油禁運,使1970年代初期,西方大型的石油企業集團突然面對一批聯合的產油國時居然束手無措。這也助長了歐佩克的肆無忌憚。」
隨即伊拉理昂諾夫話鋒一轉,比較起蘇聯的區別,「但是對於蘇聯來講,沒有征服不了的世界組織。所謂的和平談判,不就是因為我們的手中掌握著核按鈕,還有豐厚的石油資源嗎?這就是蘇聯的底氣。」
伊拉理昂諾夫站在門前,稍稍整理了一下領帶。隨從工作人員將會議的大門打開,伊拉理昂諾夫踩著穩健的步伐走入會議室。坐在沙發上的盧克曼秘書長一下子站起身,向對方打招呼。
表面上來將伊拉理昂諾夫作為亞納耶夫的總統私人經濟顧問,看起來權利遠遠不如擔任過部長會議主席的雷日科夫,但是在另一層面,亞納耶夫對於伊拉理昂諾夫的欣賞卻不可小覷。
&克曼秘書長,你好。」
盧克曼跟面前的兩位代表一一握手言好,隨即開始了這場非正式的會晤。他是想打探清楚蘇聯與歐佩克共同進退的底線在哪裡——雖然蘇聯是沒有機會加入歐佩克。但這並不代表雙方之間就沒有更深層次的交流合作。尤其是他們聽到蘇聯在喀拉海發現了超級油田之後,中東國家就更做不住了。
以後雙方正要在石油問題上撕破臉皮相見只有兩敗俱傷的結局,倒不如坐下來談判,和氣生財。減產不加量,這就是歐佩克的設想。
&佩克在石油增產和減產的問題上願意充分尊重蘇聯的意見,目前混亂的國際局勢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秩序來穩定,當然我們所說的是國際油價的問題。現在大家都清楚日子不好過了,但是越這樣我們越應該抱團取暖,而不是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