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元 第719、720節 我讀書不少,你別騙我。
「以郭卿所見,這環山溝渠可能修建?」李洛把自己的設想說了一邊。
郭守敬對關中地理很是熟悉,他稍一思索就回稟道:「陛下能想到此法,著實令臣敬佩。陛下之法,可謂是治標之舉。關中地勢如盆,一到雨季,山洪多發,沖刷土壤,淤塞河道,乃是百年頑疾了。」
「若是修建環山水渠,導山洪入渠,豐沛八水,則一舉兩得。臣以為,完全可行。」
關中是盆地,四周山脈水量充沛,一到汛期,便屢發山洪,沖刷平原,濁水橫流,既浪費了水源,又破壞了地表。
雖說現在不是太嚴重,可再過數百年,就會變的千溝萬壑。
李洛頷首,「此工程不易,需要對關中山川地理瞭若指掌,還要精通汛時水文。朕想請郭卿擔任秦渠工建大臣,不知需要多少勞力?」
郭守敬低頭默算一會兒,鄭重回答:「五萬勞力,耗時兩年,可完成秦渠工程。屆時,北上,秦嶺,隴山腳下,皆有溝渠接引山洪,導入八水。如此一來,八水流量更加充沛,陛下再廣植樹木,則關中無憂矣。」
「臣歸唐以來,無寸功而家人得享富貴。謝陛下信重,臣願接秦渠工建大臣之職。」
郭守敬當年在關中治過水,熟悉關中山川地理不奇怪。可是他竟然能發現綠化和環境的關係,這就超越時代了。
大科學家的厲害之處,也就在此。
「善。如此,此事就拜託郭卿了。」李洛算是了卻一件心事。
秦渠工程,其實並不浩大,難度卻很高。一般人,怎麼知道哪裡有山洪?哪裡需要建溝渠?溝渠的走向和分布怎麼安排?
工程量不大,而難度極高,估計也就是郭守敬這樣的人能操刀了。
李洛隨即下詔,拜郭守敬為秦渠工建大臣,太子少師。
郭守敬萬萬想不到,皇帝竟然給了他太子少師的殊榮!
他剛剛歸唐,覺得根本當不起三少的官位。
可是李洛很堅持,他也有自己的考慮。郭守敬這樣的科學家數學家,比儒臣更適合當太子少師。李征跟他學,錯不了。
起碼能學到實幹和尊重真道(科技)的精神,具備理性而量化的思維。
儒臣老師必須要有,可郭守敬這樣的科學家老師,同樣必須有。這也是李洛對古代科學家的尊重。
…………
三月初,草長鶯飛,春光明媚。文天祥終於回到關中。
陝北,河套全部落入唐廷掌中。數萬唐軍進駐陰山以南的長城和黃河,水草豐茂的河套草原,自從成為大唐之土。
文天祥此次攻略河套,得到戰馬十餘萬匹,牛羊二十餘萬,將蒙古貴族在河套的牧場投下,全部收為國有。
河套地區的一萬多戶牧民和大量奴隸,也成為唐國屬民。唐廷一下子擁有松潘草原,關山草原,河套草原。
陝北是西夏拓跋党項的起家之地,曾是定難軍節度使轄地。文天祥在銀州,夏州,橫山等地招募了數萬騎兵,很多都是党項人,也有漢人,契丹人,女真人。
可謂收穫巨大。
唐軍騎兵,加上新招募的新兵,已經超過二十萬!
「臣文天祥,拜見陛下。」數月不見,文天祥明顯瘦了一圈。
李洛親自扶起文天祥,「文先生辛苦了。這次北征,文先生一舉拿下陝北河套,拓土八百里,納民百餘萬,勞苦功高,真乃我朝柱國大臣。」
文天祥拱手道:「全賴陛下洪福聖斷,運籌帷幄,加上將士用命,才能有此大勝,臣安敢居功!」
實事求是的說,功勞其實並不大。因為陝北和河套元軍兵力空虛,打敗了才奇怪。
李洛賞賜文天祥去華清池享用溫泉,再於華清宮設宴款待,算是為文太尉接風洗塵。
席間,文天祥停杯問道:「陛下是要南歸了麼?」
他們君臣相得數年,文天祥對李洛很是了解了。
李洛笑道:「文先生說的不錯,朕的確要南歸了。這秦地之事,還要託付給文先生。恐怕一時半會兒,文先生不能回朝,還要在此辛苦一段時日了。」
文先生站起來,肅然拱手:「但為王事,臣歡欣鼓舞,求之不得,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