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佑明 第一百四十章 全軍到漢城過年
更新:07-19 09:54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軍事小說
方逢時和潘晟皆看向了張居正。
兩人皆是張居正親信,自然是唯張居正命是從的。
而張居正本就是支持天子雜用霸道以安國立邦的,也就先拱手道:「啟奏陛下,臣認為,此舉合乎情理,宗主國自然有問罪藩邦之權,猶如父問子也,間雜以棍棒教之,也是望其成器。」
「好一個父問子!」
「先生說的極對!」
朱翊鈞笑著點首,然後道:「就這麼擬旨!對子邦雜以棍棒教之!」
「臣遵旨!」
張居正這時回了一句。
但接著,等到次日一早,張居正就因為昨日議軍機之事,而在文華殿西室對朱翊鈞道:
「啟奏陛下,現在樞密院分掌軍機票擬,故對軍機之事擬旨,再由內閣擬旨不甚合適,而易泄露軍機;」
「故臣請陛下乾脆將制敕房另設在一官衙,而選翰林詞章俱佳者,專於御前負責承命擬旨。」
「聖命不必再由內閣擬旨,內閣只票擬非軍機之政,且承接聖旨而安排六部執行即可。」
朱翊鈞聽後點首:「那就設侍御司於乾清宮西側內,由侍御司負責擬旨,先生仍舊以中極殿大學士為侍御司首席大臣,掌侍御司,以後內閣首輔皆領班侍御司;」
「樞密使同知侍御司,參議庶政;」
「再分任命一翰林侍讀或侍講學士任侍御司承旨大臣,專門負責擬旨,所擬聖旨交由先生與樞密使審定後,再交司禮監批紅,然後由文書房交由侍御司,且下發內閣或樞密院。」
「另再選若干翰林進士與武勛子弟到侍御司,以中書舍人身份觀政歷練和以備諮詢,如此,使將來文治武功皆能後繼有賢臣能將,以成帝業。」
張居正拱手稱是。
朱翊鈞這樣做,算是集中了大權於自己身上,但又沒太削弱首輔的職權,首輔雖然不能再票擬軍機方面的事,但依舊可以在侍御司以首席大臣的身份參議軍機,而便於將來有首輔想替皇帝改制時,還能繼續改制,而皇帝如果羸弱又想改制,也依舊可以依託首輔實現改制。
只是因為首輔只有參議的權力,所以皇帝一旦強勢,不聽首輔的,依舊能乾綱獨斷。
「再設一政事堂在乾清宮西側書房,相當於兩個官衙一個班子,政事堂專門作為朕與公卿大臣坐而論政的地方。」
「公卿大臣常設坐席之椅於御前,而學士和舍人則站立,首輔與樞密使分坐朕左右兩首席,且鋪軟墊,以示體恤執政首臣之禮。」
朱翊鈞可不想再通過廷議的方式來決策政務。
因為廷議是要御史和六科言官以及各部院堂官、乃至國子監祭酒、大理寺正卿這些官員都要出席,決議政務。
結果造成決策容易泄密不說,還容易造成許久都訂不了國策,甚至因為廷議的人太多而造成一直都有分歧,而使得許多政策最後都以不了了之。
其他不說,且說泄密這快,明朝後期很多對金戰爭都出現了朝廷這邊剛剛議定軍事計劃,努爾哈赤這些人就知道了計劃,最後造成作戰失敗的情況。
所以,朱翊鈞才不會再決策歸之於眾人,而設政事堂,只允許幾個重要的大臣與皇帝一起議定政策,減少泄密的可能性,也提高執政效率。
張居正沒有異議,他也知道廷議的弊端,也就繼續口稱遵旨。
至此,朱翊鈞的萬曆朝算是對中樞進行了一次大的改制。
侍御司的出現,是利於他將來直接通過控制幾個中樞近臣來掌控朝局的。
而在朱翊鈞決定讓李成梁問罪朝鮮,且改制中樞機構兩個月後的萬曆七年十月。
遼東,鐵嶺衛清陽堡。
大雪初停,天藍地白,晴光朗照。
而總旗張國忠,這時則著一身嶄新的靛藍色布面甲,右手扛著一把三眼銃在肩上,左手牽著一匹滿載物資的駱駝,朝自己面前的一眾普通衛所軍戶兵所住屋舍走來。
張國忠且在這時對一著破棉襖而瑟瑟發抖蹲在屋裡炕邊,向窗外探頭張望,還朝他露齒咧嘴而笑的壯年男子嚷了起來:「鍾老哥,帶弟兄們出來領糧和胖襖棉鞋與軍械!」
這本名叫鍾長東的男子聽後忙應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