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佑明 第四百九十八章 給朕推白話文,推廣官話
更新:07-19 10:10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軍事小說
朱翊鈞聽後就讓文書官把章奏拿了來,然後讓這文書官退了下去,並看向申時行和戚繼光:
「劉世曾所奏論據充分,非胡編亂造,何況,若非罪大惡極,誰敢憑空污衊一巡按,而惹士林非議?」
「這安希范竟敢還在這時候為吳岳秀強辯,真正是為黨庇私人,強詞奪理起來!」
「陛下!」
「對於朋黨之人,是非利弊在黨與不黨面前已不重要,若是同黨之人,自然無論他做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都是要為其百般曲護,乃至賠上了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
「這是臣一直在警覺的事。」
「好在這些年,陛下一直持正治國,倒是讓朋黨之爭沒那麼嚴重。」
「但如樞相所言,為天下士者,更喜以公論斷是非,而不喜以聖意斷是非,本來公論也好,聖意也罷,若皆正自然能一致;可亦如樞相所言,天下士子多出自大族人家,故公論往往非是利於國家長治久安的公論,也非是真的合乎實情的公論,所以難免相背離。」
「而這時,按理,更不宜以嚴酷之法止爭,否則必更加傾軋。」
「因為被殺者的確是君子,也的確沒有覺得自己錯,反覺陛下被蒙蔽,朝風未正,進而在將來陛下千秋萬代之後,持公論者主宰天下時,會門戶之見更深,也會黨同伐異更甚。」
「但臣執政後,深感有時候欲成事,又非請天威不可,畢竟讓立場不同者達成一致,實在是甚難!很多人不論是非,只講立場。」
「故如今只能請陛下聖裁。」
「此等攪亂是非者,殺亦可,不殺亦可,罵名臣擔之。」
申時行拱手言道。
「朕也為難!」
朱翊鈞笑著說了一句,就進一步闡述說:
「不殺就變本加厲,但殺又殺不完,還不合新禮所倡之仁,以朕看,只能從根源下手,釜底抽薪!」
「正所謂解決出問題的人,倒不如解決問題本身。」
朱翊鈞說著就看向戚繼光:「卿說的對,根源還是在於登科者越發的多出自於名門顯宦之族,自然使許多新進小臣越發政見一致,也越發的主張以公論之名義主宰天下。」
「而要解決此問題,得讓能讀書能科舉者越來越多,故接下來進士與舉人、秀才名額要更加多一些,學校也要多一些,社學得振興起來。」
「總之就是要大開民智,讓公論變成真正的公論。」
朱翊鈞說後就道:「至於這個安希范的章奏,不報!」
「朕沒必要在他身上耗費精力,只是接下來,可能會有其同黨見朕不報,以為朕意不明,而變本加厲地攪亂是非,同時想必也會有劉學曾之同黨要持異見而論,到時候務必將持其同見者與持異見者做好分類,朕可以不加大黨爭烈度,但朕要清楚他們的立場。」
申時行拱手稱是。
「另外,無論廟堂之是非與士人所持公論如何不一致,富國強兵惠民的方向是不能更改的,推行新禮使本國子民有同胞意識的目標也是不能更改的,只要繼續朝這個方向前進,終有一天,分歧會隨著時間的延續而緩和而消弭。」
「說起來。」
「這次楚王謀逆,真正受損的還是其所據之地的兩府百姓。」
「畢竟朝廷其實因楚王謀反會減少許多宗祿開支,而當地大戶則因楚王加稅而趁機兼併不少田業,唯獨百姓最終又增加了不少失地者。」
朱翊鈞說到這裡就道:「但不能讓這些百姓白受損失,讓司禮監和禮部用官報把楚王謀反的事詳細披露給天下人知道,重點是楚王謀反後實行的政策,對士子百姓的態度,不要集中在宣傳楚王本人如何貪財好色,如何野心勃勃,要讓天下百姓知道,只要藩王謀亂,那對自己就准沒好處只有壞處!」
「也正因為是針對百姓,這類文章依舊同原來的報刊文章一樣務必求通俗易懂,用大明官話白話表達。」
「最好以後章奏也以白話表達。」
「甚至應該向全天下推廣普及官話,方言可以存在,但是得讓各地百姓都能通過官話交流,大一統就不該只是文字一統。」
朱翊鈞說後就結束了這場對話,而只等著楚王和吳岳秀被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