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從1996開始 第四百六十一章 還是想不出章節名
更新:11-07 01:59 作者:樟樹下一書生 分類:都市小說
這份政策草案不長,劉周先粗略地瀏覽了一遍,但卻發現其中可謂是乾貨滿滿。
內容可謂是相當豐富,提出了加快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十項措施:
一、在數量穩定增長的同時,更加突出提高質量;二、加快推進國有電影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三、進一步深化院線制改革;四、大力支持城鎮數字影院建設;五、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電影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六、積極推動科技創新;七、大力實施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工程;八、積極實施電影走出去戰略,增強國際影響力;
九、抓緊推動建立完善促進電影產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重點推進《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制定和公布實施,制定和完善深化電影改革的相關配套政策;
十、大力加強隊伍建設。
這份草案可謂是典型的官八股,很多東西都是隱藏在文字之下,認真解讀的話可以看出其中涵蓋了電影的最主要的幾個方面。
不過對劉周來說,他覺得最重要的莫過於第九條,重點推進《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制定和公布實施。
如果草案正式實施,那《電影產業促進法》的立法工作也將進入快車道。
可能很多人甚至圈內人都不知道,國內到現在還沒有任何一部關於電影產業的法律。
所以很多像電影分級、審查等等都沒有一個清晰的依據。
就算是現在院線制改革也都不是因為立法,而是通過上面下發的文件。
現在看來,面對好萊塢電影的衝擊,國內也準備以法律的形式制定一系列措施來促進電影產業的發展,為國產電影保駕護航。
像南韓以及法國都是這樣做的,通過法律對好萊塢電影進行限制。
其實《電影產業促進法》早在1984年就已經開始籌備,有了第一稿了,但是當時因為種種原因難產。
後來進入新世紀,隨著上面下發文件電影產業進行市場化改革,院線制改革,在2003年由某菊牽頭再次起草《電影產業促進法》,在業界掀起了一股熱切期盼。
按照某菊制定的規劃,在2004年5月形成促進法草案,然後下半年上報並且形成電影促進法初稿,向業內外人士廣泛徵求意見。
到2005年根據各方面意見,對草案進行研究論證,最後力爭2006年上會審議通過。
但後面又雷聲大雨點小了,後來2008年的時候,韓山平偷偷告訴劉周,特麼草案都還沒有形成。
當時還有專家在因為電影的定義而爭論不休。
沒錯,專家就是這麼嚴謹,一個電影的定義都要爭論好幾年。
最後爭了三四年,才確定把膠片作為拍攝載體這個標準,但到了現在特麼膠片都快要淘汰了。
所以有時候劉周真的很難理解,那些人是怎樣當上專家的,扯皮也扯地太離譜了,感覺就很迷。
現在由最上面下達指示意見,那些專家應該就不敢再在為《電影產業促進法》繼續扯皮了。
劉周不知道這是不是自己帶來的改變,原時空直到2017年《電影促進法》才公布施行。
但不管怎樣,這也對行業也是一件好事,最起碼今後電影產業也是有法可依。
看到這份草案,其實不僅劉周,其他人也都看到了各種利好,比如韓山平和任忠倫,他們應該就對第二條最感興趣,因為他們看到了自己單位上市的可能。
這是領導見眾人都放下了手中文件,微笑著道:
「文件大家都看過了,現在談談自己的看法吧,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想法都可以提!」
不過眾人都沒吱聲,尤其是像張洪森佟剛還有韓山平等體制內的,在領導面前說話更要深思熟慮。
不能講得太淺,不然顯得自己沒水平,也不敢講地太深,怕誤踩禁區,那更得不償失。
劉周倒不擔心這個,不過他感覺裡面的乾貨太多了,他需要時間來消化一下。
領導見沒人發言,倒沒有感覺意外,這樣的情形也不是第一次遇到,微笑著鼓勵道:
「你們不要有什麼顧慮,今天請你們來就是為了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