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之女明星請自重 第六十章新文化戰略,於飛虹(3/3)
更新:11-04 14:07 作者:書荒仙人 分類:其他小說
沈三通的「新生代導演計劃」。
扶持三類項目,喜劇片,故事片、文藝批判電影。
東大不缺人才,沈三通打算試著引導,用項目、資金調教。
西方能引導西方古裝大片,他自然也能引導。
想拍片,想當導演,想有代表作,就按照他確定的基調來。
第一類,喜劇片。
市場需要,本子能過關,他就願意投點給試手。
第二類,故事片。
他會給命題,確定風格基調。
像「三峽建設」、「大豆戰爭」「西氣東輸」都是很好的主題。
三峽大壩上個月竣工,正適合拍。
不提人定勝天,拍一拍大壩建成的前後變化就很好。
住在泄洪區,地名帶著「垸」,年年因為洪水搬家,每到雨季就心慌。
沒有人來投資,不敢建設,因為水來了全部完蛋。
三峽修好,再也不需要提心弔膽,從此之後安居樂業。
孩子的天真的發問:「不用躲水了嗎?」
大人露出笑顏。
整點陽間的故事。
大豆戰爭。
把人家如何操作,怎麼矇騙的,什麼手段套路,拍出來。
這些比邊緣的、沉悶的、不說話的電影,不是好太多?
沈三通看來這才叫故事。
來點工業時代的故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火箭、造船、工具機、航空、工廠.
有太多故事。
第三類文藝批判電影。
沈三通不討厭批判,但他討厭賈章科那種。
他希望搞點新的。
比如圍獵,如何被圍獵的。
天生壞的不談,普通人,從身邊親人下手,一步步淪陷。
再比如學校里導師掌握學生前途,反過來壓迫學生。
學術名人或院系領導,用自身的學術資源,以及行政資源。
對於門下學生來說,意味著壓倒一切的能量。
一旦他們玩起了利益交換的潛規則,身在象牙塔的學生們很難鼓起勇氣去揭露反抗、去努力維權。
如果倉促舉報,搞不好就被這幫大佬聯合利益共同體搞一個反殺。
這樣的文藝批判,才是有力量的批判。
賈樟柯這幫人不會拍,因為得罪既得利益團體。
它們本身就是一幫人。
外國也不會資助,因為拍這種,是真的會促進社會發展,對社會有點好處。
歸根到底,土殖的問題,不在於殖,而在於土。
五代的一些導演,六代幾乎全部導演都有一股土味,
沈三通要搞點不土的。
要是不好過審,就不上院線,也不去外面評獎,就網絡播放。
他不是為了取悅外國人,而是希望改改文藝片的導向。
揭開傷疤是為了去膿,更好癒合。
不是給外面人玩樂笑話,給人看猴戲,當猴耍。
沈三通心裡有一個新文化戰略。
弄新導演計劃,是為這個戰略布局落子。
洗滌各種垃圾文化,讓國人擺脫文化上的枷鎖。
1915年的新文化,是為了救亡圖存。
是亡國滅種危機下的呼嚎、吶喊。
知道必須改變,但不知向何處改變,滿是倉皇。
那個時候的知識分子,尤其是文人。
除了極少數人,總體是乏善可陳的。
軍事上失敗,清政府崩潰之後,大部分文人嚇破了膽。
他們把所有的軍事失敗原因,歸結成中華文明的問題。
慕強的結果,造成了對中華文化和歷史的否定,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的祖墳在哪裡。
只要是外國人就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