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真相集 第七十九集 戰神文鴦_頁5
更新:01-10 13:19 作者:背砍刀詩人 分類:軍事小說
>
文欽:夜間繞行樂嘉城之後,卻因山路崎嶇迷入谷中,天曉方才尋路而出。
因見兒子人馬俱失,魏兵大至,只得與文鴦引兵望壽春而走。比及文欽父子到了城外,前軍來報,壽春城已被諸葛誕引兵奪取;欲復回項城,胡遵、王基、鄧艾三路兵皆到。
文欽見進退失據,其勢已危,只得與兒子文鴦商議,引兵向南,投奔東吳孫峻。
孫峻見得此虎將父子,不由大喜,於是表奏吳主孫亮,拜文欽為鎮北大將軍、遙領幽州牧,封譙侯。文鴦封為偏將軍,隨帳聽用。文欽父子便在東吳為官,按下不提。
鏡頭轉換,復說毋丘儉。
毋丘儉時在項城,聽知壽春已失,文欽勢敗,城外三路兵到,只得固守不出。城中將士家屬都在北方,見大勢已雲,於是大都趁夜越城而出,向魏軍投降。毋丘儉見狀驚慌,只得棄了項城,攜家眷引數千部兵乘夜逃遁。
次日過午,走至慎縣,毋丘儉在馬上回頭看時,見僅餘十數騎擁車相隨。正在走投無投之際,忽見背後塵頭大起,人喊馬嘶,鄧艾率兵隨後趕來。
毋丘儉仰天長嘆,令隨從自去逃生,自己棄了車馬,和幼弟毋丘秀,孫子毋丘重躑躅前行。走未數里,腳步沉重,見路邊草叢茂密,便即藏匿其中。
時有慎縣獵戶張屬,箭法無雙。這日正在林中設阱作套,忽見遠處草叢亂動,以為必是猛獸之類,不由大喜,引弓射之。
弓弦響處,草叢中一聲慘叫,竟不偏不倚,正中毋丘儉前胸,箭頭透背而出。
張屬聽到叫聲,方知射殺了人,不由臉色大變,呆若木雞,不知如何是好。正在這時,鄧艾率兵趕到,搜索草叢,見到毋丘儉屍體,其身尚溫。
毋丘秀及毋丘重卻趁張屬驚呆之時狼狽逃竄,其後千難萬險,逃入東吳。
鄧艾即令獵戶張屬隨軍而回,面見大將軍司馬師,訴說毋丘儉死狀。
司馬師扶病而起,因聞毋丘儉為獵戶所殺,不由大奇,令張屬當眾演練箭法。只見十發十中,皆透靶心而過,眾將無不稱羨。因封張屬為列侯,令將毋丘儉梟首,傳送洛陽。
淮南之叛即平,司馬師亦臥病不起。遂喚諸葛誕入帳,賜以印綬,加為鎮東大將軍,都督揚州諸路軍馬;一面傳令眾將,班師回朝。
到至許昌,司馬師目痛不止,自料難保,遂令人往洛陽取司馬昭到來,囑以後事。
司馬昭飛馬趕到,哭拜於床下。司馬師道:我兄弟權重當朝,人人忌之;諸侯在外,各懷異志。雖欲將兵權卸肩,亦不可得也。弟繼我為之,大事切不可輕托他人,自取滅族之禍。若立嗣子,須立炎兒。若違我囑,天必降雷殛你!至囑,切記!
言訖,以印綬付之,大叫一聲而死。於是司馬昭發喪,申奏魏主曹髦。
曹髦聞說司馬師已死,大喜過望,遂遣使持詔到許昌,命司馬昭不可回洛陽,便引其兄之兵屯軍許昌,以防東吳。
司馬昭接此詔書,心中猶豫未決,遂問計於鍾會。
字幕:鍾會,字士季,潁川長社人,太傅鍾繇幼子,世代與司馬家通好,交情莫逆。
鍾會獻計:此乃朝中忌諱大將軍者慫恿天子,欲趁大將軍新亡,奪你兵權也。今人心未定,將軍若留守於此,萬一朝廷有變,悔之何及?應勒兵返京,先得兵權為要。
司馬昭忽憶兄長臨終遺言,恍然大悟,於是立即起兵,還屯洛水之南,逼近京師。
魏帝曹髦聞之,不由大驚,急聚群臣商議對策。
太尉王肅奏道:司馬昭此舉,無非欲掌兵權耳。陛下可封重爵,其必來朝見陛下。
曹髦准奏,遂命王肅持詔到洛南大營,封司馬昭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司馬昭奉詔,果然扶柩入朝謝恩。曹髦素服臨吊司馬師,贈諡號為忠武。
自此,魏國中外大小軍政事情,皆歸司馬昭。
鏡頭轉換,按下北魏,復說西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