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問鼎 第一百九十七章 寧昌遊說中丞相
有一天,沛公正與將領們商量攻取武關的事情。樂筆趣 m.lebiqu.com忽然南陽郡守呂齮派人前來報告,說胡陽的梅鋗殺了縣令,聚起兩萬兵馬反叛了,還揚言要踏平南陽。沛公聞聽此消息,忙問王陵「梅鋗是何許人?」。王陵道「此人原是番陽縣令吳芮手下的一員大將,卻不知什麼原因反叛。」沛公道「我們的目的是要儘快地奪取武關,現在遇上這檔子事情,恐怕秦國要增援武關啦?」忽見一人走出座席,道「我有一個辦法,既能平定叛亂,又能阻止秦人增援武關!」沛公抬頭一看,見說話的人名叫寧昌,是魏國人。沛公經過大梁時,寧昌投奔了他,平素做些雜事,現在見張蒼出使丹水立了大功,就站出來獻計。
沛公道「原來是寧昌先生,不知有何良策?」寧昌鏗鏘有力地道「丹水距離武關不過七八十里路,奪取武關勢在必行。現在您的軍隊若是全部南下,這必定會給秦人一個增兵的機會。在此關鍵時刻,您只需分兵去討伐胡陽,不必勞頓大軍南下。而我願意出使咸陽,阻止趙高增援武關。」沛公見寧昌語出驚人,歡喜道「先生有何高見?」寧昌道「二世長期被趙高蒙蔽,他若是知道楚軍兵臨武關,一定會向趙高問罪,因此趙高也一定會想辦法來保護自己,這樣有可能會出現難以預測之事!」
沛公是何等聰明之人,一聽這話就來了精神,連忙催促寧昌把話說透徹。寧昌道「我現在就以楚國特使的身份前往咸陽,一定要想辦法見到趙高,對他曉以利害,第一,向他說明二世知道楚軍到了武關後必定會發怒;第二,告訴趙高,他眼下的敵人不是楚軍,而是二世皇帝,因為二世知道趙高欺騙了他就會殺死他;第三,在目前的形勢下,勸說趙高響應楚軍,就等於給他自己留了一條後路。從沙丘x變來看,趙高確實是個陰險狡詐之人。就憑這三點,我斷定趙高一定會聽從我的話,並且做出萬難之事!」沛公道「你是說趙高會殺死二世?」寧昌堅定道「沒錯,趙高為了自保,他一定會除掉二世。就算趙高不殺二世,我也能遊說他做內應!」
沛公聽了寧昌的話,喜上眉梢道「先生之言,真是高瞻遠矚!不過武關的防守十分嚴密,你怎麼能進得去?」張良已經明白了寧昌的心思,就稱讚道「先生主動前往咸陽策反秦國君臣,實為上上策,此行必然成功。我助你入關!」當即就給寧昌寫了一封信,又對沛公道「他可以憑藉此信進入武關。」沛公看了信,點著頭又將信交給寧昌。寧昌看了歡喜道「先生寫的正是我要說的話啊!」就將信裝好。沛公就叫寧昌要謹慎行事,又給了他足夠的盤纏。寧昌便帶上隨從,告辭了大家,出城後徑直向武關奔去。
寧昌走後,子房對沛公道「現在南陽全境已全部歸屬楚國,秦國一定非常震動,好在有寧昌入關做內應。為防止秦軍增援武關,沛公應該暫時退回南陽,然後儘快平定胡陽的亂事。」沛公就封王陵為襄侯,繼續把守丹水,其餘大隊全部退回南陽。
寧昌來到武關,看見關門緊逼,就向關下走來。武關是秦國的四塞之一,春秋時稱作「少習關」,直到秦孝公時才改名為武關。武關的城關建在內史郡和南陽郡交界處的大谷之間,關樓就在峽谷中一塊較高的平地上,周圍有數里之闊。城牆用板築而成,略呈方形。東西開有磚石砌成的兩個門洞,東門寫著「武關」,內門還寫有「少習關」的別名。城關南臨丹水,北依秦嶺,地勢雄險,易守難攻。公元前二九九年,秦昭襄王就是在這裡誘捕了楚懷王,因此楚國遺民始終不能忘懷這個屈辱的騙局。懷王死後,民間常有人在此招魂。傳說有百姓突然發病,用懷王的口吻說「寡人一定要從這裡滅掉秦國,否則絕不返回楚國!」雖然說楚懷王客死秦國,冤魂難返,但是在楚國強大之時,秦國派張儀多次誆騙楚國,仁厚的楚懷王不聽昭睢、屈原等忠臣的勸告,屢屢上當。所以後來屈原在悲憤之餘,寫了許多詩篇來發泄心中的悲苦之情,其中最著名的《離騷》中,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意思是「國內既然沒有人了解我,我又何必懷念故國舊居;既然不能實現理想的政治,我將追隨彭咸安排自己。」還有《九章·惜誦》中有「懲於羹而吹齏兮,何不變此志也。」意思是喝熱羹時被燙過的人,心懷戒備,見了冷菜涼肉也要吹一下。他的詩篇抒發了強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