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娘:從深藍到星海 第五四五章 人生八十年
許星辰帶著艦娘們,在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採集小行星物質,建設移動的太空基地。
跟著許星辰過來的一萬名艦娘,大部分都被許星辰帶著改行當了科研艦娘,配合遠望姐妹研究和驗證技術。
以現有的一千公里級星球戰艦為框架,深入研究上次引導任務解鎖的相關超級技術。
用這些超級技術, 升級現有的常規戰艦戰裝,讓所有艦娘繼續鍛煉升級。
建設一千公里級星球戰艦戰裝,作為其他艦娘戰裝升級的目標,以及許星辰本人現在的主力戰裝。
同時使用常規方式,在小行星帶和柯伊伯帶建造戰艦,包括星球戰艦以及配套的常規戰艦。
許星辰沒有貿然建造艦娘, 甚至沒有去跟艦娘們生孩子,因為不確定這個時空的結局是什麼。
雖然直接死亡消逝的概率應該不高,但是也不能完全不在意,另外還有被扭曲變異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忽略。
已經被自己帶進來的艦娘,跟著自己繼續冒險是沒辦法是的事情,在這裡繼續建造新生艦娘的話,就有點不合適了。
所以許星辰的決定是,只打造普通戰艦,這種普通船沒了就沒了,最多浪費點資源,資源還都是在這個時空採集的。
艦娘數量雖然只有一萬個,但是現在的艦娘在某種程度上都不是一個人,配合智能化的子設備,一個艦娘功能頂一百個人。
許星辰前後用了差不多五十年,生產了八個直徑一千公里的星球戰艦,常規戰艦不計其數。
四艘工程建設艦,作為星球級太空工程的建設主力。
一艘科研探索艦,作為移動科技研發中心。
一艘作戰主力艦,擔任護衛和作戰核心, 在這個時候基本用不上, 所以就先建了一艘。
兩艘生產採集艦,在太陽系內採集和轉化資源,其中一艘作為整個艦娘隊伍的後勤基地,另一艘為工程建設艦提供資源。
當然,這些戰艦在名義做了分類,實際上只是功能側重點不同。
所有的戰艦的功能都是齊全的,在必要的時候都能承擔其他類型戰艦負責的任務,只是不如對應類型戰艦那麼專業。
艦娘們的戰裝,在經過了幾十年的持續升級,全都到了10公里級球形戰艦以上。
還有十六個艦娘成功換裝了一千公里級星球戰艦。
建成了三艘星球戰艦之後,許星辰就按照艦娘母星的參數,採集太陽系的星際物質,嘗試進行人造星球搭建。
以金屬小行星作為核心,以岩石行星作為地幔和地殼。
將足夠多的物質堆砌到大致球形的同事,持續加熱加壓將整顆星球熔融搖勻,最後在將其冷卻固化定型。
開工初期的磕磕絆絆的,然後先後設計失誤和操作失誤, 兩次建造到半途推到重來。
關鍵是由於人手不足, 整個工程進度非常的緩慢,前後用了差不多四十年的時間, 才完成了星球建設的大部分工作。
這顆星球尺寸與艦娘母星相當,質量和表面積都是地球的2.25倍,但是海陸比例接近地球。
同時沒有過於巨大的大陸,也不是艦娘母星的群島地形,而是相對較多的小規模陸地,均勻的分散在適宜的中低維度區域。
如果正式搭建完成,表面上適宜人類生活的陸地區域面積,可能達到地球的十倍左右。
他擁有天然宜居星球擁有的條件,比如適宜的磁場強度、大氣成分、表面重力、海陸分布、資源儲備。
同時還擁有人造星球獨有的特性,比如行星反應釜、行星氣候調節與防禦護盾、行星環境自我修復系統等等超級科技產物。
行星反應釜,就是將整顆行星構建為一個巨大的天然的反應爐,能夠持續生成表面生物所需的各種資源。
最初的設計需求是按照地球人類社會來的,所以傳統人類工業社會需要的煤炭、石油等資源應有盡有,而且會持續不斷的生成。
同時確定的目標客戶,就是許星辰和艦娘們,所以還設計了更加特殊的「艦娘資源礦」。
在合適的位置打井,就會往外冒活性能量溶液,在合適的位置挖個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