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從和面開始 第1267章 想擰雞腿,卻擰了個寂寞
更新:09-13 03:20 作者:糖醋蝦仁 分類:都市小說
鍋里的雞浸煮了四十分鐘左右,馮衛國打開了鍋蓋。
假如燉煮的話,根本用不了多久,半小時足夠讓雞肉變得酥爛了。
但是浸煮方式火力比較小,滷水將滾不滾的,雞沒有那麼容易熟透,而且就算熟透了,雞肉一點不爛的話,炸出來味道也不好吃。
比如拿白斬雞裹上酥糊油炸,炸得再好也不行,因為肉一點都不脫骨,不符合香酥雞的要求。
只有徹底熟透,並且雞肉微微有些脫骨的時候,這樣炸出來的雞肉才更好吃。
馮衛國用筷子在雞大腿根部插了一下,筷子能夠輕鬆插進去,而且拔出來沒有血水冒出來,這就說明雞肉已經熟透。
至於爛的話,馮衛國蓋上蓋子,把雞放在滷水中打算再悶一會兒,這樣雞肉吃起來口感有點爛,而雞卻很完整,完全不影響炸制。
趁著悶雞的時候,馮衛國開始準備炸雞用的酥糊。
調製這種酥糊,徐拙也很擅長,畢竟他有糖醋鯉魚的技能加持,做酥糊的水平很高。
麵粉放入盆中,然後加入比麵粉少一半的玉米澱粉,再加入一些食鹽和胡椒粉,打入幾個雞蛋攪拌均勻,就是最常見的酥糊了。
這種酥糊不管炸什麼類型的菜品都非常好用。
比如炸蘑菇、炸土豆片、炸酥肉等等,效果都很棒。
馮衛國把酥糊做好之後,用漏勺小心的把鍋里悶的雞撈出來,將腹腔里的滷水倒出來,然後放在一個筐里,冷卻降溫。
降溫,能夠讓雞肉稍稍收縮,同時把香味兒和水分也會收進肉中,這樣更方便炸制。
而且冷卻後再放入油鍋中二次加熱的話,雞肉會變得更加爛糊,配上外面那層酥糊,就成了人人愛吃的香酥雞了。
香酥雞中的酥,不僅有外皮香酥的目的,而且肉也得酥爛才行。
據馮衛國交代,好吃的香酥雞,基本上都是輕輕一抖就脫骨的,能做到這一點的香酥雞才是真的好吃。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是要把雞悶得時間夠長,這樣雞肉才會在保持完整的同時,變得更加爛糊。
另外就是冷卻降溫要徹底,這樣雞肉一冷一熱的交替中,才會變得更加爛糊。
為了不耽誤晚上的聚餐,也為了讓雞肉吃起來口感更好,馮衛國特意找了個電風扇,對這隻雞吹著。
這樣雞的表面會幹一點,等會兒掛糊的效果會更好,炸出來的顏色和賣相也會更棒一些。
約莫過了差不多半小時,雞身上的溫度明顯降了下來,馮衛國架上炒鍋,燒熱後鍋里倒入花生油,開始準備炸制。
油溫上來的時候,馮衛國小心的用手托著那隻雞,放進了盛著酥糊的盆里。
先把整隻雞在盆里滾動一下,然後用手小心的把調好的酥糊均勻的掛在雞身上。
等到里里外外全都掛上一層均勻的麵糊之後,馮衛國把雞提起來,然後腹腔朝下,讓裡面多餘的麵糊重新滴落到盆里。
做完這些之後,油溫也差不多有六成熱左右,馮衛國雙手托著那隻雞,順著鍋邊滑進了鍋里。
鍋里的熱油一下子就沸騰了起來,雞身上的那些酥糊也快速凝固,並且在散發出大量氣泡的同時,顏色也逐漸有了變化。
在炸制的時候,馮衛國也沒閒著,認真給徐拙講著這裡面的門道。
用酥糊把雞全身包裹起來,然後放在熱油中進行炸制,在高溫的油鍋中,已經冷卻的雞溫度也在逐漸升高。
而溫度升高之後,那些因為雞肉降溫也隱藏在雞肉纖維中的香味兒和水分,也逐漸從肉中滲出來。
不過因為雞全身包裹著麵糊,所以這些水分和香味兒完全散不出來,只能留在雞肉中。
這使得雞肉的口感會變得格外嫩,味道也格外香。
徐拙原本對香酥雞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參加紅白喜事的宴席上見到的那樣,整隻雞被金黃色的酥糊包裹起來,剛上桌就會被哄搶一空,讓人根本沒法細細欣賞,對這道菜的感官,也停留在鬧哄哄的宴會現場。
現在看著鍋里那隻上下沉浮的雞,徐拙腦子裡不自覺就想起了過去吃香酥雞適合的情景。
那會兒光顧著搶雞腿吃,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