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遊之不落的黃巾旗 227章 街過往,五行具全
readx; 天命所歸,不是黃巾舊部王觀自己說的,而是戰敗後張牛角部的一致意見,這個說法蠻有意思的,說是張角敗了、韓暹敗了、張牛角敗了,但戚太保雖然也在敗,卻一直頑強的舉著黃巾戰旗,前三者敗後就死了,戚太保敗了卻能一直站起來,如今已是立穩了腳跟。
褚燕、程志遠等黃巾大渠帥倒也想過投奔戚太保,但雙方結怨太深,因此,思前想後,決定不再與戚太保爭奪黃巾正統的名號,實際上,他們也爭不過,因此,這些張牛角的舊部紛紛脫掉黃巾軍服,扯掉系在腰前的黃色布巾,或是系在頭上的黃色頭巾,正式脫離了黃巾勢力。
這也是為什麼除了青州有大量黃巾存在,以及樂州有零星黃巾存在外,其餘各州都沒有黃巾消息的原因,張牛角部的黃巾已經全部脫離了,npc的脫離與玩家不同,玩家脫離了某勢力,就真的脫離,npc則是不打出旗號就行,但想回歸,就直接打起舊旗號即可。
王山是個忠誠的太平道信徒,他雖然不敢再向外宣稱自己是黃巾士兵,但他卻堅持自己的信仰,每天都會進行祈禱。
太平道的祈禱也是蠻有意思的,太平道是信黃天與老子的,黃天也意指黃帝,因此,太平道也稱為先民之道,走得是復古路線,以原始粗獷風格著稱,祈禱時會不斷的發出含糊不清的吼叫,手舞足蹈,按教義上的解釋就是,這是先民們進行狩獵時的「戰舞」。
戚太保也會跳「黃巾戰舞」,還在數萬人面前跳過,旁觀的話會覺得很可笑,真投入進去,卻也會有一種勢血,戰意昂揚的情緒,所以說,太平道的祈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做為黃巾王,太平教宗,戚太保在黃巾信眾中的地位非常的高,張角、韓暹、張牛角都死了,只有他活著,他就是天命所歸,所以,王觀虔誠的跪在地上,請求教宗的賜福。
王觀並不尋求回歸,但他希望得到教宗的賜福,這是信仰的力量,信仰不代表陣營,王觀依然忠誠於褚燕,但他也忠誠於太平道,戚太保是太平道教宗,是王觀的精神領袖,王觀可以為戚太保死,卻不能為戚太保征戰。
「怎麼看起來很矛盾呢?」戚太保鬱悶的想著,手底下的活計卻不慢,反正替人賜福這種事情,他也是很嫻熟的,以前在樂州,韓暹沒少逼著他去做神棍。
得到教宗的賜福,王觀非常的高興,邀請戚太保入他的寨子歇息,戚太保擺手拒絕,王觀也不強求,揮手讓寨中之人離去,自己彎著腰側立在戚太保的身邊,這讓戚太保的家將鐵三很惱火,麻蛋,哪來的小賊,亂站位,不知道那是哥的位置嗎?
「如此說來,褚燕等人已是投了西涼與南蜀?那你等舊部,為何還留在此處?」
「主公,我等征戰多年,傷勢頻繁,已是無力再上戰場,何況,我等不知為何而戰。」王觀有些傷感的說道。
張角對黃巾勢力的洗腦是非常成功的,「黃天至上,太平世界」的致「太平」宗義,讓所有黃巾兵將、民眾,皆知道自己為何而戰,所以,早期的黃巾是極為狂熱的宗教份子,在起義期間很快就攻陷三個州,後來之所以敗,主要是天庭反應及時。
戚太保的黃巾還是保持原汁原味的,所有戰兵首先是黃巾信徒,然後才是勢力戰兵,這一點,所有黃巾戰將都曾經反對過,但戚太保很強硬的執行,後來,黃巾戰將們發現,就算自己的戰兵是黃巾信徒,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反而,因為有信仰,知道為何而戰,戰兵們能保持較平穩的士氣。
這也不是沒有壞處的,這個壞處不是指對勢力,而是指主將,主將若是想更換勢力,戰兵們會跟著走,但隨後就會出現逃兵,所以,黃巾戰將們暗下里都罵戚太保陰險;因為這樣的話,所有玩家戰將就只能跟黃巾一條道走到黑,轉投別的勢力,就算主將願意,戰將們也會有情緒的,沒有兵,將有個球用。
說實話,戚太保還真沒有這種考量,他的這些知識,完全是韓暹手把手教出來的,對於軍政之事,戚太保或許還有很多缺陷,但對黃巾勢力的信仰管理,戚太保卻是很嫻熟的,他在樂州時,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神棍,所以,這些都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然,信仰這東西也是雙刃刀,經常會引發宗教方面的戰爭,太平道是道家教派信仰,道家教派本身就有分歧,何況還人儒釋法兵雜等幾家的外敵,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