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大梟雄,從農家種田郎開始 第19章 不同的人,死後待遇天差地別!
更新:12-19 12:29 作者:小波不停 分類:軍事小說
跟著五叔趕到楊家堡莊丁隊的住宿區,地方還是剛來的時候的地方,不過變化還挺大,出現了一堆窩棚。來這邊已經好幾個月,莊丁們盡最大可能的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環境。
無論多麼艱苦的境地,人總是會想各種辦法讓自己的生存環境往好變,這就是人類最偉大的地方。
見到了保長楊順安,聊了幾句後,就知道他找自己過來的目的是什麼。
王六出了事故死在了工地,作為一個莊上的人,怎麼著也得想辦法把人抬到老家安葬。這是這個時代,人們最樸素的堅持。楊順安已經托人給楊家堡帶話,讓老家那邊的人過來抬人。現在的問題是,人是死在工地上的,還年紀輕輕,家裡肯定沒有準備棺木。
楊順安的想法是宋應奎在匠人營當匠頭,看能不能想辦法從匠人營找點木板,給王六釘個木匣子。這樣,莊上的過來抬人的時候好抬一點,王六走的也體面一點。若是讓王六卷著一張蓆子會老家埋了,實在是太過難看。
「我去找秦匠頭求一下,看能不能求幾塊木板子。要是能求上,我和我三爹還有丁煥義,抓緊時間做出來。」面對楊順安的請求,宋應奎沒有立馬答應,用匠營的東西他可不敢做主。不過、秦木匠應該會給這個面子。這幾個月工地上出的事不少,是有人用匠人營的木板釘過抬人的木匣。
「奎娃、哪你就上點心,莊上的事,可是麻煩你了。」楊順安說著好話,讓宋應奎趕緊回匠營請示一下秦木匠,看這事能不能成。
找到了秦木匠,說了一下事情的原委後,秦木匠點頭同意。不過交代只能用楊木材料,不能用好木材。匠人營的好木料都是有數的,算是王府的東西,隨便給老百姓用,可不行!
「秦木匠同意了?哪就好!王六的四塊板板子,還是沾了奎娃的光。回去後我給王家人說一下,讓念著你們家的好。」見宋應奎帶了好消息,楊順安連聲稱讚。釘一個楊木的匣子抬人,已經是現在這個條件下最好的情況了。
回到木料場,宋應奎趕緊安排三爹和丁煥義,先做抬王六要用的木匣,人死事大,其它活可以往後推推。
不同的人,連死後的待遇都天差地別。肅康王死了,驚動著一個縣的壯丁自帶乾糧的給他修墳,一干就是好幾個月。農戶王六,就是死在了給肅康王修墳的工地,可他能背一口楊木的匣子,都還是走後門才有的。工地上有的出意外的壯丁,走的時候連個木匣都沒,被鄉親們卷著蓆子抬回老家草草下葬。
王六的死算是意外,也不算意外。干那麼重的活,吃的又差,壯丁隊的很多人都營養不良,腳步虛浮,上高爬低出個事很正常。楊家堡的壯丁隊,好歹還跟著宋應奎幹過點輕省活,混過幾頓匠人營的飯,其它沒有任何照顧的壯丁隊,出意外的概率怕是會更大。
給王六做木匣的時候,宋應奎想了很多,心裡很不是滋味。可自己能力有限,面對這個慘澹的環境,他能做的事真不多。罷了、不管怎麼樣,人死了就是死了,肅康王修這麼好的墳,幾十年後還不是一堆枯骨?說不準還會便宜盜墓賊。做好棺材的人死了和背著一口木匣葬了的王六,到頭來又有何區別?
條件有限,釘的木匣很簡單和粗糙,連基本的拋光都沒做。不過速度挺快,當第二天下午莊上的人過來的時候,木匣已經完工,王六早被楊順安帶著人裝到了木匣里。
從楊家堡趕過來的老家人中,宋應奎老爹宋學勤也在。他從家裡給宋應奎叔侄背了兩升小米和一些鹹菜。
「你們兩個到了工地上,也不託人讓家裡帶吃的過來,這都幾個月了,你們吃啥著哪?你奶奶天天喊著不成,我本來就準備這幾天過來看你們,正好趁這個機會給你們背過來。」見到兒子和弟弟,宋學勤一邊埋怨,一邊從背篼中往出掏東西。
「哥、我和奎娃現在在匠人營,裡邊管著飯哪,奎娃現在還是個匠頭,天天能吃白面,比屋裡吃的都好。家裡有啥擔心的?你背的鹹菜留下,小米原背回去讓屋裡人吃吧。有奎娃的本事,我們在這裡俄不著。」宋學良將老哥背的小米又塞回了背篼,並介紹起了叔侄兩在工地的生活,好讓家裡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