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王座 第九十二章 鼎沸
更新:09-03 20:26 作者:想見江南 分類:都市小說
夜色悄然,一燈如豆,薛向埋頭案前,又開始了一夜的忙碌。原本以他現在辦公室的奢華,自然不會出現燈如菊豆的窘迫,只是薛老三文青性子極重,極慕古人話本里,燈火船頭,寒雨連江的意境,總覺得置身於那樣的環境才得以身靜、神靜、心靜,這不,他老先生身不能至,心嚮往之,便只有在自家辦公室里,營造起這氣氛來。
緊閉門窗,扯上窗簾,只余落地窗處小小一角,燃一盞油燈,氤氳出幾分古意,遠處的未名湖,深夜雖無煙波浩渺,倒也映月生風,生出了意趣。月下伏案,燈下揮毫,薛向真真是魂定神寧,筆下有神,文思如潮,短短兩個小時,一片文章,便已完成,復讀一遍,竟是一字難易。
卻說薛向的這篇文章,正是之二——荷蘭篇,前半部分的史實描寫,正是上次議定的由孫文率出版社的筆桿子寫就,薛向也細細讀過一遍,文辭雖少了意趣,倒也翔實嚴謹,再配上他方才寫就的這篇點評、解讀,無疑又是篇上好的佳作。
說起來,離下一刊的出版還有半拉月的時間,原也用不著薛向加班加點,可薛向卻是等不及了,因為他雖想不透是誰在搞鬼,卻是想到了破解的方法,那就是以力破巧,用堂堂之陣擊潰詭計陰謀。
具體的策略說來也簡單,無非是繼續推出的系列,這就好似他在里看到的,在少林寺,蕭峰救阿紫,對丁春秋出的降龍十八掌一樣,當時。金大師的描述是,天上掌力皆不能隔空擊到五丈以外的,而蕭峰連出數丈。掌力疊加之下,威能大增。一舉擊潰丁春秋。
時下,薛向所用的策略幾乎與之如出一轍,一篇或許引人耳目,卻終究影響力有限,難形成強大的讀者風潮,輿論影響,但若是短時間內。連綿不絕地推出的系列,無疑將聚成合力,收穫強大的社會反響,到時。大勢已成,那就是倒逼那些大報要刊了。
無疑,薛向的策略是正確的。
接下來,一改往常的月刊,竟是數天一刊。甚至有一次一天兩刊,短短一月時間,便陸續刊登了、、、、、、,整整七刊。
這一波組合拳打出,用聲勢滔天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不說每刊出,便京城紙貴,單看每日清晨校黨委辦公大樓下,那數十葦草蓆,數十頂蚊帳,便能知道這到底崛起到了何等程度。你道那草蓆、蚊帳是作何用的?原來皆是各地各大報社、雜誌社派來的記者,當然此記者非彼記者,人家可不是來採訪的,唯一的任務就是搶刊。
對!就是搶新出的!
只要新出的剛抱出大樓,這幫人就撲過去搶上一本,飛也似地朝電話亭奔去,一要通電話,必以最快的速度誦讀起來大國崛起》的內容來,而電話那邊一準不是在辦公室,而是在排版室,且聽筒邊一準兒不是人耳,而是大大的擴音器,擴音器邊,必有四五個人拿筆伏案,快速的追記著,如此隆而重之,不為別的,只為在最短的時間,把那篇全須全尾地記下來,印在自己的報紙、雜誌上。
正是有了這全國各地遠道而來的信息傳播者們,以及那瞬息萬里的廣播電台,幾乎以最短的時間,燒遍共和國。當然,之所以能產生如此轟動性,媒體傳播者的作用還是其次,最主要的還是其內容、形式,文辭,實在是太有吸引力和挑戰性了,更兼之這會兒正處在七十年代最後一年,也是浩劫剛結束的第三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的第一年,於思想界和文藝界而言,無疑是「文藝復興」的頭一年,全社會都處在思想蒼白,內心迷茫的轉型期,於此時應運而生,無異於清末嚴復作,有點開天闢地的味道。
共和國浩劫十年,幾乎也封閉了十年,尋常共和國人民不說能收聽外國消息,見聞世界變遷,便是連世上有哪幾個重要國家存在,怕也是懵懂無知的,而此時一出,幾乎是領著全體國民一起開眼看世界,不只看世界的現在,還回憶過去,展望未來,尤其是一篇篇雄文,介紹他國如何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叱吒風雲,引領世界,而這種文體通過無線電波傳出,再由收音機接受,直若最精彩的小說評書一般,傳至鄉間阡陌,就連那白髮垂髫,抱了碗,蹲在門檻上,談的也是大國,說的也是崛起。
一時間,整個共和國幾乎就剩了一種聲音,吐出兩個漢字,那就是直上雲霄,充塞天地的「崛起!!!」。
細細說來,便連薛向也被自己營造出的風潮嚇住了,雖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