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絮語 封建社會的馭民之術
更新:10-09 12:50 作者:以前的車馬很慢 分類:其他小說
你知道古代統治者是如何對待底層民眾的嗎?看過中國歷史的人,應該對商鞅的馭民六術有所了解。
所謂的馭民六術,就是弱民、愚民、疲民、辱民、貧民、虐民。一眼看上去,加在「民」之前的都不是什麼好字。弱、愚、疲、辱、貧、虐,這些字給我們一種沒有最壞、只有更壞的感覺。
在這六術里,「愚民」是其核心與基礎,因為開了智的民眾,不是那麼好忽悠的。愚民的手段一般體現在教育上,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宣傳的「王權天授」,就是為了確保自己統治的正統性。
而通過「八股取士」的方式錄取的官員,則把官員的思想限定在條條框框中,讓官員行事不敢越雷池半步。愚民的手段為文化專職,讓百姓不會獨立思考,任由君主擺布。
設計出馭民六術的商鞅,雖然幫助秦孝公通過變法,使秦國由弱變強,奠定了秦國橫掃六合、一統華夏的政治基礎。但是他本人因為變法得罪了既得利益者,又因為在軍隊中威望過高,威脅到王權。秦孝公死後,在秦惠文王的默許下,商鞅被政治對手誣陷謀反,最後落了個五馬分屍的下場。
而馭民六術,則成了歷朝歷代帝王的統治寶典。被統治的民眾,在長時間的奴性化教育下,絕大多數人失去了血性,成為只知道低頭哈腰人云亦云的應聲蟲。失去自我思考能力的民眾,則是統治階級的最愛。
因為這樣的民眾只要有口吃的,就不會沒事找事去干造反的買賣。在封建社會的十惡不赦中,排首位的就是「謀反」。「謀反」之所以被封建王朝的帝王視為天字第一號的高壓線,因為謀反是對皇帝和皇權最直接的挑戰,是絕對不能被赦免的罪行。
底層被馴化得麻木不仁的民眾通過辛勤的勞作,可以源源不斷的給統治者輸送各種各樣的利益,讓掌握暴力機關的統治者過著奢靡的生活。然而封建王朝的生產力不發達,農作物產量不高,一旦遇到天災人禍,導致農民顆粒無收的時候,有些開明的統治者會通過減免地租稅收、賑災、派發種子、租借農具等手段,幫助農民度過荒年。
但有些殘暴昏聵的統治者會不顧底層民眾的死活,採取強硬的手段徵收高昂的地租賦稅,這就會導致活不下去的農民揭竿而起,為自己與家人謀求一條活路。這樣的歷史一直在重複,上演出一場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王朝更替的戲碼。
「馭民六術」自從被創造出來,一直都活躍在歷史當中,也一直在影響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其所產生的變異體,一直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只是改變了一種形態出現在現代人的面前,與你我的生活水乳相融,在潛意識裡左右你我的言行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