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書是給孫策的。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張紘原本可以接,但經過這麼一個插曲後,他不肯接了,要趙溫去平輿傳詔。
趙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懊悔不迭。無奈之下,他只得向張紘懇求,關中災情嚴重,形勢緊急,你能不能先撥一點糧食過去救急?
張紘想了想,做出了讓步。孫將軍答應過三十萬石,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是朝廷一直在拖延時間,不僅詔書案一直沒有結果,孫將軍的幾次戰功也一直沒有封賞,請功簿都報上去大半年了,朝廷一點反應也沒有,這是什麼意思?
關中大旱,朝廷著急,那冀州有沒有安排糧食賑濟?據我們所知,從初平元年開始,冀州就沒給過朝廷一粒糧,這欠債是不是該還了?
三十萬石可以送,但我們有兩個要求:
首先,我們對你們不放心,我們要求大司農周忠前來接收,並由我們指定一位將軍全程保護,避免被饑民打劫,也免得有人從中發國難財。
其次,這三十萬石糧食是我們從牙縫裡省出來的,是用來賑災,不是為了給朝廷發俸祿的,我們希望每一粒糧食都能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我們會派人全程審計,如果出現有使用不當的情況,下次不會再有一粒糧入關。
聽完張紘的話,趙溫的臉色就變了。「張子綱,這是你的意思,還是孫將軍的意思?」
張紘不卑不亢。「是我的意思,也是孫將軍的意思,更是所有為了籌集這些糧食出過力的人的意思。」
趙溫氣得臉色鐵青,眼睛裡都快噴火了。他死死地盯著張紘,一字一句地說道:「張子綱,你的眼裡還有朝廷嗎?」
張紘眉頭輕皺。「子柔兄,你的意思,我不太明白。我聽說你在家鄉賑災,散盡家財,活命者數以萬計。當是時也,你為什麼不將糧食交給郡縣,非要親自親為?我們這麼做,目的和你一樣,是為了更好的賑災,而不是給那些是非不分的官員發俸祿。」
趙溫無言以對。他打量著張紘,心頭震驚不已。張紘對他的事非常清楚,不僅知道他說過雄飛雌伏這樣的話,還知道他在家鄉賑災的事。
「至於朝廷……」張紘看著趙溫,眼中閃過一絲淒涼。「子柔兄,我的眼中有沒有朝廷,你不知道吧?」
趙溫訕訕,知道自己語氣太重了。朝廷被黨人控制,孫策父子的封賞一直沒有下達,袁紹詔書案一直沒有處理,坐鎮洛陽有功的朱儁卻被免職了,朝廷針對孫策的意思非常明顯。如果不是張紘從中斡旋,別說三十萬石,孫策三石都不會給。不是張紘拋棄了朝廷,而是朝廷拋棄了自己。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朝廷被黨人控制,已經無法自主。
黨人如願控制了朝政,但他們卻不能拯救大漢,只會毀滅大漢。
趙溫不在黨人名冊,他對黨人的這些偏激行為也不能認同,但他無能為力。面對張紘的質問,他無可奈何,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讓三十萬石糧食起運,到了關中再說。早運一天,就有可能多救幾百個人。
與此同時,他帶著詔書,趕赴平輿。
——
長安,南山下。
天子一身布衣,與荀彧並肩而行。
天氣炎熱,長安又無糧,天子只好帶著百官移居南山,一是避暑,二是想挖點野菜充飢。但想像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山上是涼爽些,但野菜卻早就被饑民挖光了,而且挖起野菜來,他們這些人還真不行,根本分不清什麼是能吃的野菜,什麼是不能吃的野草。
唯一有這本事的反倒是唐姬。她回潁川避難的那段日子學會了挖野菜。
「難怪姓氏大多以女為部。」天子看著遠處一手提著竹籃,一手提著鐵鏟的唐姬,嘆了一聲:「滿朝文武,就指著她挖的野菜喝湯了。」
荀彧沉默不語。大病一場後,他的心情一直不好,如今形勢危急到這一步,他更是心急如焚,一刻也安寧不好。苦心經營了幾年,結果被一場旱災打回原形。不過,他更清楚,天災固然嚴重,但人禍更可怕。如果不是那些黨人從中作梗,南陽的糧食早就到關中了。
現在關中無糧,百姓為了生存紛紛外逃,大部分去了南陽,少部分去了漢中和涼州,關中能活下來的人口不會超過十萬,朝廷已經成了一個空架子,自食其力都做不到,還談什麼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