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國 第2261章 遼東有變
孫策的擔心不幸成真,遼東出了事。筆神閣 bishenge.com
事情的起因是烏桓人,遼東屬國的烏桓人。遼東屬國原本用於安置歸化的烏桓人,按照儒生一慣的習慣,自然要厚待來者,所以給的這片土地是遼東最好的土地——遼水、渝水的下遊河段,這裡不僅水草豐茂,而且適合耕種,又兼有河海之利,是個漁獵的好地方。控制了河口,就是控制了商道,不少烏桓人坐地為賈,成了貿易中間商,發了財,財力雄厚不亞於漢人豪強。
烏桓人在這裡過得很滋潤,直到孫策下令取消遼東屬國建置,要求烏桓人像漢人一樣成為編戶,或者離開。成為編戶就要交稅服役,這對一向只享受好處,不承擔責任的烏桓人來說,自然無法接受。尤其是那些擁有雄厚實力的烏桓商人,突然要交一大筆商稅,和割肉沒什麼區別,他們豈能心甘情願。只是遼東屬國的實力有限,太史慈、公孫度又都是武力超群的狠人,他們不敢正面挑戰,便派人到草原上挑唆其他部落,烏桓人、鮮卑人、扶餘人,還有高句麗人。
矛盾因此而起,邊境不斷示警,擾邊的游騎越來越多,和蝗蟲差不多,多則幾十騎,少則十餘騎,搶一波就走。邊塞烽燧守得嚴實,郡屬騎兵嚴陣以待,隨時準備馳援,雖然累一點,問題倒不是很大,但出境做生意的商人就麻煩了,一旦遇到襲擊的胡騎,輕則貨物被動,重則人財兩空。
商人們很快就將事情反應到了度遼將軍公孫度面前。公孫度沒有猶豫,當即派使者去夫余國,要求夫余王給出解釋,賠償損失,否則就起兵滅了你。
公孫度的強橫激起了夫余國的反感,夫余王殺了公孫度的使者,將首級送回邊境。公孫度勃然大怒,集結麾下騎兵,進入夫余國,千里奔襲,一口氣殺到夫余王城。夫余王沒想到公孫度來得這麼快,倉促迎戰,被公孫度打得大敗。夫余王帶著千餘殘部逃到了山里,公孫度一把火燒了夫余王城,班師而回。
公孫度打敗了夫余王,問題卻沒有解決,反而引來了更大的麻煩。夫余王咽不下這口氣,一面派人向太史慈告狀,要求嚴懲公孫度,一面聯絡挹婁、鮮卑,請求結盟,一起出兵。鮮卑人被太史慈殺過一次之後,一直想著報仇,只是實力不足,不敢輕易找麻煩,現在夫余王主動要求結盟,他們當然求之不得。
於是,鮮卑人迅速出兵,追擊公孫度。公孫度倒是不怕,率部反擊,反打得鮮卑人潰不成軍,又追上夫余王,一刀砍下了他的首級,做成了夜壺,還將夫余王的王后、夫人們賞給了將士。
這麼一來,矛盾徹底激化,夫餘人像瘋狗似的,襲擊連續不斷,公孫度幾乎無日不戰。雖說每戰必勝,但傷亡也不斷增加,一萬騎出征,最後回到玄菟駐地時只剩下了一半,而夫餘人、鮮卑人還在不斷的聚攏來。公孫度這時候才意識到惹了大麻煩,不得不派人向太史慈求援。
太史慈正在集結人馬,準備西進,配合孫策全取幽州,收到這個消息,很是意外。雖不至於亂了陣腳,卻也不敢輕易離開遼東。遼東這幾年發展得不錯,如果被夫餘人、鮮卑人搶了,那就太可惜了。太史慈不得不暫時取消西征的計劃,先解決遼東的危機。
因為事情影響太大,太史慈派諸葛瑾趕來中山,當面向孫策匯報事情本末。
聽完諸葛瑾的報告,又仔細翻閱了相關的文,包括夫余王的國、公孫度的幾次報告,以及商人被劫、被殺的相關記錄,孫策的眉頭皺成了疙瘩。
東北註定是中原王朝的痛點,現在只不過提前了幾百年而已。四百年後,兩位二哥皇帝先後在這片土地上栽了跟頭,一個因此丟了江山,一個遭受人生中不多見的挫折,以高句麗後人自居的某棒甚至意淫說他被射瞎了一隻眼睛,不得不割讓半個帝國請降。
意淫畢竟只是意淫,麻煩卻是真麻煩。諸葛瑾那張留名青史的驢臉上固然愁雲慘澹,孫策的心頭也沉甸甸的。遼東出現這樣的問題,他有很大一部分責任,撤銷遼東屬國的決定就是他做的,當時張紘就曾提過不同意見,只是太史慈、董襲都表示贊同,張紘也就沒有堅持。
說起來,根源還在於他們對發展形勢過於樂觀,對他也有些盲從,形成了放大效應。在他這裡也許只是一點小得意,到了公孫度那裡就成了張狂,輕率的進攻夫余,燒王城,斬夫余王,還把人家首級做成了夜壺,王后賞給將士淫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