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現屬下邳國,在東漢前期卻屬臨淮郡,所以史書上記載魯肅是臨淮東城人。一筆閣 www.yibige.com 其實在這個時代,臨淮郡早就不存在了。漢晉之際三國紛爭,疆域不定,記載常有錯亂。
東城在當塗東南,有三百里之遙,而且中間有一些沼澤地。項羽當年在垓下戰敗,本想逃回江東,就是在陰陵一帶迷路,誤入沼澤,耽誤了時間,這才被漢軍追上。孫策此刻打算趕去東城拜訪魯肅,吳景強烈反對。他覺得孫策是小題大作,魯肅不過是一介豪強而已,不值得孫策這麼費心,派一個信使去就行了。
孫策沒有接受吳景的建議。如果魯肅這麼容易請,那他就不是魯肅了。不過他沒有和吳景解釋,只是說我第一次掌騎,長途急行軍是我演練項目之一,只是順道去一趟東城而已,並非刻意。
吳景將信將疑,只得放行。看著孫策行色匆匆的背影,吳景直搖頭。
「年輕人就是毛躁,不知道輕重緩急。」
孫策不知道吳景怎麼評價他,他也不在乎。這就是代溝。四十而立,這個年紀的中年人正處於人生之中自我感覺最好的時候,面對年輕後輩,他們有經驗和一定的地位,面對年長的前輩,他們的體能還能支持思想,所以會有一種迷之自信,尤其是對年輕後輩喜歡挑刺。以程普的寬厚尚且挑剔周瑜,更何況吳景。
孫策常常覺得吳家的精華都被母親吳夫人一人獨占了,舅舅吳景一點光也沒占著。如果不是身份特殊,僅憑他自己的能力,他根本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這個九江太守就做得很不稱職。
孫策用兩天時間趕到了東城。與淮北緊張的局勢相比,東城顯得特別寧靜。這和東城的形勢有關。東城屬下邳國,卻在下邳的西南端,離最近的淮陵和高山都有兩三百里,和九江郡的陰陵反而更近一些,但也有一百三十多里。那裡打得再厲害,消息傳到這兒也泛不起什麼漣漪。
當孫策率領一千多騎出現在城外的時候,東城縣吏民大驚失色,四散奔走。
魯肅家並不在城裡,而是一個獨立的塢堡,不算特別大,但是看起來很堅固。上面有人瞭望,孫策等人出現在視野中的時候,他們就敲響了報警的銅鑼,等孫策來到塢堡前,吊橋已經拉起,堡上人頭攢動,矛戟如林,弓弩都已經上好了弦,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孫策勒住坐騎,打量著魯家的塢堡,暗自嘆息。吳景真是個庸才啊。魯肅是個普通的豪強嗎?就算沒有穿越者的優勢,僅看這架勢也知道魯肅不簡單。這麼大的塢堡,沒有三五百人根本守不住。從城頭井然有序的人員分布和波瀾不驚來看,這些人也不是烏合之眾,而是接受過基本軍事訓練的精銳,說明魯肅本人通曉兵法,有治兵之能。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吳景顯然不具備伯樂的眼光,魯肅願意搭理他才怪。
「來者何人?光臨寒舍有何貴幹?」城頭人群散開,一個身材魁梧的年輕漢子出現在孫策面前,國字臉,濃眉大眼,唇上一抹短須,神情從容,根本沒把孫策和他身邊的千餘騎放在眼裡。數名彪形大漢站在他身後,卻被他的威勢所掩。
孫策打量著此人,心道羅貫中真是坑人不淺。如此一個豪氣逼人的英雄,怎麼到了他的書里就成了一個軟弱無能的老好人?最過份的是顛倒是非,明明是魯肅單刀赴會,痛斥關羽,卻成了關羽單刀赴會,把魯肅嚇得魂不附體。
孫策下意識地看了一眼不遠處的關羽。關羽已經下了馬,一手提著青龍偃月刀,挽著馬韁,一手撫著鬍鬚,仰頭觀望著魯家的塢堡,也不知道是羨慕還是不屑。
「雲長。」孫策招了招手,把關羽叫了過來。「你嗓子好,聲音洪亮,又讀過書,為我上前通報姓名。」
關羽很得意,一推鬍鬚,慨然應諾。他倒提青龍偃月刀,大步來到吊橋前,城頭魯肅看了,不禁眼神一縮。關羽的外形太出眾了,九尺多的身材,漂亮的鬍鬚,手裡又提著一口從未見過的長刀,龍形虎步,一看就知道武功高強,絕非等閒之輩。他也算見過不少英雄,本人也有一身好武功,箭術、刀法都出類拔萃,自認罕逢敵手。可是看到關羽,他第一次沒有必勝的信心。
孫策離得並不遠,也就是一箭之地,他看得清關羽的位置。關羽離孫策比較遠,說明他不是孫策身邊的人,很可能只是一個普通的部下
第 909 章 魯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