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第四百九十章 面貌(五)
更新:03-01 23:17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軍事小說
史丹利最近又回國任職了。一筆閣 www.yibige.com作為農業元老史欽傑的孫子,史丹利從政的就是農業部的科員,幹了一些年頭後,他又主動申請到新華夏島任職。任上幹得還算不賴,至少把轄區(上黨縣)的農業工作搞得有聲有色,不但農田開墾面積大增,每畝單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受到了上級的讚譽。
縣長任期滿後,史丹利一時沒有進一步的機會,便回本土擔任了國家開拓總局河西地區分局的副局長,主抓農民增收工作。
說實話,負責農業方面的工作,在如今的東岸絕對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現在東岸工商業大發展,政府和社會資金大舉流入,各個細分行業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工人階級的實際收入獲得了明顯增長,幸福感大大增加。
與之相比,曾經收入奧是全國的農民階級的日子卻非常不好過。經歷了失落的幾十年的他們如今與工人階級的生活水平已經明顯拉開了差距,農村地區落後的醫療條件、教育條件,相對較少的商品選擇,少得可憐的娛樂活動等等,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他們怨聲載道。當然更主要的,實打實拿到手的錢也少了很多,這就更不能忍了!
如果說第一代農民還可以忍耐的話,那麼當他們的子孫長大成人,見識到了城市的繁華之後,是真的很難再回到那相對封閉、枯燥單調的農村生活中去的。也許有一部分人在父輩的堅持下會繼續安於農村生活,但總有人不願意繼續在鄉間煎熬,轉而去城市尋找工作的在老城區租房的那些人就是明證唯一能阻止這些農村青年進城的,大概就是他們能否在城市找到一份足以養活他們的工作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其實,按照一個正常政府的邏輯,在工業大發展的時候,應當是鼓勵農民進城,以便獲得充足的勞動力來源的,就像英國如今正如火如荼進行著的圈地運動一樣。只不過東岸政府真的不是一個正常的政府,東岸有特殊的國情,國內有大片荒無人煙、亟待開發的處女地,政府也非常願意將這些地區開發出來,然後用一個又一個的定居點將其實際控制住。為此,他們每年都會從國家財政中撥出天文數字般的經費,用於移民的安置、新定居點的建設等等。
而考慮到新控制的土地一片荒蕪,啥基礎也沒有,那麼最好的方式就是農業開荒了,即通過農業來吸納安置過去的移民,讓他們就業,然後一點一滴地將這些土地經營起來,慢慢變得繁華、富裕。可以說,東岸如今大部分地區都是這麼過來的,甚至包括一些所謂的經濟發達地區,在幾十年前的時候同樣是草原、森林和沼澤,他們現在的成果也是通過幾代人的艱苦奮鬥才得來的,而不是一開始就存在。
所以,你現在就可以理解了,東岸政府的很多政策為啥看起來一副精神分裂的樣子了。即既要發展工商業,讓農業成為陪襯,被工商業剝削,一方面又要想盡辦法讓農民增收,為此不惜給予了很多政策、制度和金融上的支持,國家財政也每年撥款幫他們完善水利灌溉、鄉村公路等基礎設施不像後世某東方大國,三十年不怎麼撥款搞農村水利完全和發展工商業的精神相悖。畢竟,東岸工業還沒強大到可以大幅度反哺農業的程度呢!
史丹利現在工作的河西地區,說實話已經不算什麼蠻荒之地了。雖然這裡的開荒仍然是進行時,但一些城鎮卻已經陸續興建了起來,少數稚嫩的工業也冒出了萌芽,比起潘帕平原深處那些一無所有的地區真是要強上太多了。
史丹利也是個實幹派,不是那些喜歡坐在辦公室里聽取下屬匯報的官僚。他更喜歡自己到鄉間去看一看,聽聽當地的基層官員乃至農民到底是怎麼說的。今天是1694年4月2日,上任的第二周,他便在河西縣城內的辦公室里坐不住了,然後就帶上了秘書及幾位科室官員,到近郊的農村實地走訪。
「醃牛肉仍然是市面上最主流的肉類製品,其總銷售額超過羊肉、豬肉、鴕鳥肉、馬肉的總和。不過養殖生豬和鴕鳥仍然是有利可圖的,農民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現在公路、鐵路和水運已經相當發達了,在組織完善的運輸線路上,所有食品的運輸費用都已經大幅降低,縣際運輸和跨地區運輸其實沒有多大差別。而且隨著乙醚等冷媒的大量生產,凍肉的長途運輸費用也在逐漸降低,當然這需要增加額外的費用,醃肉仍然是主流。」秘書亦步亦趨地跟在史丹利身後,輕聲朝他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