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 第五百七章 根本8(大章,拿票來
濰州,海滄鎮,下鋪小港,隸屬於昌邑勞役營的外海捕撈船隊,正在獵獵海風中歸航靠岸。
整個冬天下來,通過鎮撫府撿括沿海港口所得,的各色大小海船也有三四百條,其中大多數都是不適宜遠航的近岸漁船,因此被按照沿海的傳統港口和漁區的分布,重新組建了十幾隻專門近海捕撈團和相應船隊,在一些當地人士的指引下,出海尋找魚訊而開展作業。
顯然這一次的收穫還算不錯,或者說,因為長久沿海的動亂與外來侵襲,讓近海漁業荒廢了許久,因此,當重新開漁的時候,經過最初幾次不熟環境和判斷錯誤而拉空網之後,就可謂是魚訊如潮所得頗豐。
因此,相比陸上那些還要好些日子才有所收成的農業生產團隊,他們和附近的鹽場作業團隊一起,無疑是在六州鎮撫府主導下,以自給自足為目標的生產運動中,見效最快也最早實現初步自足,並有所出入盈餘的部分團隊。
在火辣辣的日頭炙烤下,這些赤著膀子被海風吹得皮膚發黑,臉色泛紅的精壯漢子,開始從大海船上搬下來成筐成筐,猶是活蹦亂跳的漁獲,
其中一些較小雜魚被留下來之外,作為當地勞役團的佐食和補充,又有少數較為完好的漁獲,被小心的放進挖好的海水池裡,等待裝車送往益都的鮮貨之外。
其餘魚貝魷蝦蟹的漁獲,都馬上送到附近的鹽場去,抓緊時間進行剖殺、清理、醃製、烘烤、晾曬,等長期貯存的處理,然後送到益都等地去,作為各地駐軍和勞役團的重要輔食和營養的補充。
而夾雜在這些精壯漢子之中,尚有不少穿戴整齊統一的人士,都是被扣留下來的前海兵隊的成員,與水師船上那些成分繁雜的操手、役丁不同,滯留在北地沿海港口的這數千名海兵隊成員,主要來自一些偏遠州縣、島洲的沿海地區,吃苦耐勞的漁家子弟。
雖然對於被友軍強行扣留羈押的事實,很是有過一番反彈和牴觸,但是隨著來自後方大本營的敕令,確認了新設的淮東置制路和六州鎮撫,對於海陸地方的領導與權威,也不得不接受了現實,作為國朝劃撥在淮東置制路下的補充兵員,歸入了當地駐軍的支配序列。
又全額給補發了一批積欠的軍餉,並給與了相應的配給和基本待遇之後,就算是再有所不滿的人,也不得不噤聲下來,考慮其自己在這個新集體裡的前程來。
當然了,對位某位上官來說,這些兼顧了一定水面和陸地作戰能力的海兵隊,拿去直接做補充兵員有些太浪費了,因此,格外選拔健銳兩千人,編做三個水營,直接隸屬於鎮撫府的下轄,以依舊扣留在手中的幾條水師戰船為基礎,負責沿海地區的巡邏與治防。
畢竟雖然南朝治下來自東海方面的侵攻已經消停了,但是隨著沿海地區的休養生息和有所恢復,就近來自黃海地區,乃至活躍在渤海本地的外藩、海賊和私販勢力,還是不可不有所防備的。
剩下的人則被充入建生軍,參與沿海各地勞役營的生產活動。因此,他們對於這種近海的捕撈作業活計,也算是輕車熟路或曰駕輕就熟了……
同樣的,在近海一些地方,肉眼可見的是是一些撐著小船的身影,那些人正在用特殊的鉤具打撈著淺水裡的裙帶菜、鹿角菜和紫菜的出產,當沉甸甸的堆滿了半船之後,他們就開始返程。
然後將撈來的海菜攤晾在專門的架子上,由日光暴曬和海風吹於成便於攜帶和貯存的於貨,因此,遠遠望去一片又一片,層層鋪開的海菜,就像是一團團灰褐色的雲彩,覆蓋在石灘上。
而在港口邊上的長長灘涂上,則是更多彎著身子的婦孺,正在泥灘中拿著工具,挖掘蛤蜊蟶子和潮蟹,一點點的裝滿背在身後的簍子,
最後集中起來,倒進滾水鍋里煮熟,去殼挖掉內臟,然後鋪在蔑板和篩子上風於之後,就是不錯的海味特產,無論是做湯還是直接於吃都行。
然後按照交留各半的原則,會有一半的漁業收穫成果,被留在這個團體之中,除了日常生活所需的消耗和應急備荒的公儲之外,其餘的剩餘都會被重新折價計算,由公中統一收購。
然後各個人頭按照出力和貢獻程度,獲得一些名為「工分」的勞動點數,可以拿到最近的合作社,或是流蕩商販車那裡,換成一些果蔬、肉類、布匹、針線、鐵器、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