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當暴君 第五百二十六省 孟加拉灣的鄭和省與漢人大遷徙
更新:09-06 04:27 作者:楓渡清江 分類:軍事小說
測試廣告1位於恆河河口的鄭和港。隨夢小說網 http://www.suimeng.co/
此港原名為呼格里港。
在明嘉靖十六年為葡萄牙所占。
但與果阿一樣,現在已為大明所有。
而大明皇帝朱由校為了紀念鄭和這一位航海家,同時為了讓人從地名上都開始意識到這一片土地是屬於大明的,和大明的鄭和發現了這裡有關,另外,也是為了鼓勵現在的大明航海家為帝國開闢領地,所以,朱由校將海外漢化程度較高的地方設省設縣而取名時,直接以傑出人物命名,而完全不用當地口音所化來的譯名,以免將來這一帶的人會從這些名字中,知道這片土地原來的歷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時已成為漢人聚居地的整個恆河東部,也被朱由校設立為鄭和省。
至於大明對葡占呼格里港的占領是無可避免的事,隨著大明對外擴張,葡萄牙、西班牙、荷蘭這些西洋海上霸主都得給大明讓位。
如今的鄭和港,非常繁忙。
所有來印度半島的中外船隻都在這裡匯集。
而因為這裡是為大明所有,所以,這裡的葡萄牙建築已被拆毀,教堂遺址改成了孔廟和儒家學堂,醫院遺址變成了外科與內科結合的明式醫館,然後,這裡的第一任大明知府因是蘇州人,市政廳遺址也變成了一座蘇式園林。
福利院變成了養濟院。
且增加了鐵廠、木廠、紡織廠、炭廠、香料加工廠、紙廠、肥皂廠、玻璃廠、船廠等工廠,密布於港口四周。
另外,隨著大量來自閩粵地區漢人的大量遷移,和大明朝廷主導的陝西、山西流民大規模移民南亞,以抵消自然災害之破壞與緩解尖銳的土地矛盾,所以,這裡人口也很密集,且漢人所占比例很高。
使得這裡成了整個印度半島除果阿、達卡外的第三大經濟中心。
當聯盟軍到達這裡時,朝鮮和倭國的官員都不禁感嘆,他們國內最繁華的漢城和江戶都還沒有這麼多工廠。
總之給他們的印象就是,先進的生產力居然出現在了落後的印度半島。
不過,自從朱由校這個大明皇帝出資設立大明世家開發公司,主動殖民世界各處後,被首先殖民的孟加拉灣沿岸一帶,不僅僅是工業發達,農業也變成非常地發達。
因為遷移到這裡的大明百姓帶來了大量先進的農業耕種技術。
農業也是講技術含量的。
不同段位的農民在同一片土地種植同樣的糧食,基本氣候一樣,結果也不同。
如光是插秧這種農活都有許多技術細節。
而在農耕技術方面,有著幾千年農業文明發展的漢人,在這個時代自然是最能打的。
歷史上,將陡峭山陵都能變成一壟壟梯田,而獲得豐收的漢人,在印度半島的恆河平原上,自然能開墾出更好的良田。
中國歷史上有三次大的經濟變動。
第一次是以狩獵、採集為生的先民,因食物資源短缺,走出深山,來到河谷平地,通過發展種植和治水而定居下來,進而產生文明。
第二次是經濟重心難移,隨著北方土地因農業開墾過度而逐漸退化加上戰亂,大量北方百姓開始南移,一直到南宋完成轉移,使得南方大量丘陵和平原得到開墾,而逐漸成為王朝賦稅的主要來源。
而第三次則是歷史上到了明清時期,南方最適宜農業的地帶墾殖也接近臨界點,許多農民無地可種,因而產生許多流民,這些流民很多時候甚至是大規模的出現,如成化年間,荊襄地區就出現數十萬流民,若處置不當,就幾乎可以釀成明末陝西一樣的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而這些流民為開墾荒地,不得不上山下海,所謂上山便是去不適合農業種植的山地開墾出梯田,而也因此這一時期許多福建、廣東的客家人大規模湧入南贛山區,而下海便是大量流民去填湖圍田、海灘造田,甚至漂洋過海去開墾東南亞的荒地,進而引發了這一時期出現的許多土著屠華事件。
現在,朱由校所統治的大明就處於這一時期。
但因為他所主導的大明朝廷主導把流民大規模遷移往東南亞和南亞,所以現在的大規模漢人遷徙主要是出海,往長崎、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