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國 第27章 南洋的風
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穿越一家之南洋立國最新章節!
大忽悠鄭風走了以後,大陸考察組繼續開會逐條研究鄭風的合作意向書,徐主任覺得一切合作的基礎在殲-7,所以對殲-7的定性才是關鍵,於是徐主任問葛文墉:「老葛對張景華提供的殲-7資料研究得最透,又從張景華那裡學習了不少殲-7的飛行經驗,屬你對殲-7最了解了,所以我想聽一聽你對殲-7飛機的評價。 」
「是!」葛文墉習慣性地站了起來,徐主任揮手讓我坐下,葛文墉坐得筆直,但眼中流露出的光芒表露出了他內心的激動和興奮:「我試飛的殲-7飛機和我以前飛過的飛機,包括6月1號試飛過的f-86f30型戰鬥機以及我們即將裝備的殲-6,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飛機,殲-7飛機不僅動力足,速度快,更讓我覺得了不起的是殲-7飛機的電子火控設備系統。殲-7飛機上裝備的平視顯示器還可以把儀表參數投影到飛行員的正前方的玻璃上,飛行員幾乎不用改變眼睛焦距,即可方便的隨時察看飛行參數,比如行高度,飛行速度,航向,垂直速率變化,飛機傾斜角度等,而且參數都是是文字和數字,使飛行員不再需要一心二用交替觀察艙外目標和艙內儀表,從而避免導致反應遲緩、操作失誤,有利於飛行員抓住瞬間即逝的戰機……」
「那儀表上的參數是怎麼變成文字和數字的呢?」一個徐主任問道,徐主任看過張景華提供的資料,上面對殲-7的電子火控設備進行了介紹,但他一直弄不明白參數是怎麼變成文字和數字的。
葛文墉答道:「張老師向我介紹過,他說參數是經過計算機處理成文字和數字的。」
「什麼是計算機?」那個徐主任更糊塗了。
對這個問題葛文墉不比他強,也沒有計算機的概念,只能向專家求助。
1956年,夏培肅完成了第一台電子計算機運算器和控制器的設計工作,同時編寫了中國第一本電子計算機原理講義。
1957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研製成功中國第一台模擬式電子計算機。
1958年,中國第一台計算機--103型通用數字電子計算機研製成功,運行速度每秒1500次,標誌著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1959年,中國研製成功104型電子計算機,運算速度每秒1萬次。
1960年,中國第一台大型通用電子計算機--107型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研製成功。
而且中國內的電晶體電子計算機——109機正在研製中,專家當然知道電子計算機,只是要用飛行員能聽懂的詞彙供述出來還不是那麼容易,專家們交流了一下,最後給出了一個答覆:「計算機就是可以處理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比如說高級一點的自動控制就要通過計算機來實現。」
聽過專家的解釋,葛文墉不管大家明不明白,繼續道:「飛機上還裝備了目標瞄準計算機,我在張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瞄準訓練科目,當我操縱殲7飛機瞄準目標後,平視顯示器就出現了目標的距離等參數,可以幫助飛行員鎖定目標發射導彈,用機炮攻擊時,平視顯示器上還能顯示機炮的彈道參數,飛行員可以根據參數選擇擊發時機。聽高一航介紹,飛機上還有一台大氣數據計算機,以及雷達高度表和敵我識別系統、無線電通訊保密電台……」
「這是我所知道的最先進的戰鬥機!」葛文墉最後感慨道。
聽了葛文墉的評價,既驚訝又興奮,想得到進一步的確認:「你說殲-7是全世界最好的飛機?」
葛文墉回應道:「我不敢打包票說是目前全世界最好的飛機,但目前全世界各國現役飛機在綜合性能上沒有比得過殲-7的。」
本時空平視顯示器才剛剛起步,直到70年代中期才普遍使用,殲-7上裝備的多種計算機更是如此,原時空落後的殲-7b絕對是最好的飛機之一,但從電子設備來講,則絕對是最先進的飛機。
「真是沒有想到!」聽了葛文墉的話,徐主任像打了雞血一樣,一下跳了起來,離開了沙發,在客廳里走了起來,嘴中喃喃道:「真沒有想到!這幫華僑有這麼大的能量,這下美帝、蘇修對我們的技術封鎖完全失效了……」
會後,徐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