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科技 270商談
「精度的話,大概能精確到半米左右吧。」管明想了一下,說道。
這不是管明說瞎話,他的硬體都是市面上買的,都屬於市場主流產品,還真只能達到精確半米的程度,但問題是有雙星啊。
每一顆導航衛星都內部都有一個光子計算機,雖然體量不大,但作為雙星的計算量補充單位來說,加一起還真就不小。
同時,以雙星的計算量,它可以把位置精確到厘米的程度。
除開第一顆衛星外,剩下的衛星,管明都是以綜合性為主,雖然目前的『綜合』範圍比較小,但還是有光學望遠鏡,只不過是針對地球而已,同時位置比較隱秘,體積也小很多。
慫逼管明先考慮自身安全,然後才是星辰大海,對太空的望遠鏡,還是交給別人來做吧。
慫和不慫的表現在於,對不同事件有著截然相反的選擇。
如果管明成為項羽,那他絕對干不出破釜沉舟的事,而是先躲貓貓點科技樹,然後看情況是接著慫下去,還是慫下去……
「真是可惜了……」周萬里有些遺憾,同時也鬆了口氣。
官方科學家和野生科學家在支持力度和知識積累上差距還是很明顯的,雖然沒達到厘米級,沒能達到部分條件,但周萬里還是鬆了口氣,起碼不會顯得太丟人。
國家人力物力加上時間都往科技上砸,結果還沒砸過一個私企老闆,這說出去太丟人了。
「將就著用唄,反正是企業級的。」聳肩,管明沒有一點因為撒謊而不好意思的神情。
超然的科技才能帶來超然的地位,管明對『超然』的理解,是指最少領先一代科技,而且是絕大多數的領先。
「嗯……這樣的話,我也跟你透個實情。」點頭,周萬里去掉部分內容,換一套說辭。
「目前火箭回收還沒進入第二次實驗的環節,而國家目前所有火箭都有自己的載運任務,而且是排隊排了很久的那種,如果你想發射火箭的話,基地那邊倒是可以提供發射服務,不過和上次相比,可能花費要大一點,而且發射間隔時間也會長一點,如果火箭回收成功的話,間隔大概會是半個月左右。」
出自周萬里之口,但卻是上面做出的決定。
沒有坑管明的意思,因為火箭回收目前尚屬全球首例,回收成功一次,那不叫真正的成功,畢竟這東西也是有概率的,萬一哪次沒成功,火箭直接報廢。
其實真要是從發射記錄上來看,國內火箭還真有給別國發射記錄,但問題是國家對國家,不好撤單和挪單。
「錢不是問題,我想問一下,咱們基地里,目前有幾個可回收火箭?」錢的話,管明還真沒多考慮。
因為管明現在已經到了『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叫事』的程度,而偏偏這世界上有很多東西不是用錢能擺平的。
比如說彎彎,如果美國那邊說你給我多少多少錢,彎彎我就不保護了,那國家肯定能掏的起。
如果說美國再說,你給我多少多少錢,韓國和日本我也不保護了,估計這倆國家都能爬著來帝都上交保護費。
「目前只有一個,你很著急?」周萬里有些疑惑。
半個月的檢修時間,一個月能發射兩次火箭,按照上次的火箭和衛星來計算,能做到一箭雙星,就算是一箭一星,也不過是15到16個月。
而國家從2000年開始發射北斗導航衛星,到2007年也只是能提供境內導航服務,雖然也是因為技術在不斷創新,但也能看得出來,發射衛星不能著急。
「是比較著急,咱們的技術現在還應用在之前的火箭上?我看長征三號乙的運載量挺不錯的。」管明要大批量發射衛星,自然會特意去了解一下國內火箭運載量,否則弄出個十二十噸重的衛星,也沒火箭能射上去啊,除非是美國nasa的土星五號。
「技術不成熟,不可能移植到長征三號乙上。」周萬里一聽,立馬搖頭,雖然已經脫離一線科研,但他還是數值國內火箭數據的,他心裡琢磨著,管明這衛星怕是憋出一噸的了,最少也是800kg以上。
因為只要超過800kg,先不說衛星外形問題,起碼體重上就超過載重量的一半,最多只能做到一箭一星。
「這樣吧,我呢,資助一下咱們火箭基地,看看能不能再弄三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