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遊戲之我是星球的遠大意志 第四百零八章:第三期清算(上)波特盧的均勢
更新:07-21 05:06 作者:虛無行者北冥 分類:玄幻小說
此時的銀白房間中,正在進行第三期清算,這是第三次做清算了,所以冷弈也開始熟悉起來。
第三期中32個英靈所在的16個陣營之中,波里斯失去了蟬聯2屆得分最高的榮譽,波特盧終於從第二、並列第一,到無可爭議的第一。
英靈轉世以前,波特盧爆發過兩場戰爭,一場是聯合烏爾奇大獲全勝、把邁席卡打成狗的「第三次教化區戰爭」(1613年——1621年),另一場則是由於急於干涉烏爾奇,不得不中途服軟放棄的蘇巴克戰爭(1632年——1639年)。
雖然這兩場戰爭並不是每場都獲得勝利,但是波特盧成功的讓騰龍均勢扭轉到對自己有利的局面,為英靈在第三期發動的戰爭奠定了基礎。
「騰龍均勢」這個概念,最早出自遙遠的波旁霸主時代。在波旁縱橫三海的時代,對於印哥納,波旁扶持西部割據與波旁僑民來制衡;對於邁席卡,波旁將邁拉米淪為自己的教化區,確保了沿海之地,並在邁席卡沿海設立了無數租界。
這麼做以後,波旁飛揚跋扈,印哥納與邁席卡稍有違逆,波旁就發動「懲戒戰爭」收拾他們。之所以印哥納與邁席卡還存在,並不是波旁沒有能力消滅他們,而是因為波旁的目的是通過商貿賺錢而非吞併領土。
波旁衰弱以後,身為波旁遺產最大繼承者的波里斯,繼承了波旁的「騰龍均勢」理念,他們試圖創造一個印哥納、印安地、西部割據、波特盧、邁席卡有序並存的均勢局面,誰也無法吞併誰,這樣誰都無法對波里斯造成威脅,也能讓波里斯像波旁一樣貿易。
在「騰龍均勢」理念的指引下,波里斯費盡心思牽頭組建了各種眼花繚亂的共同防禦條約,確保讓騰龍西岸能維持五國(含勢力)共存的局面。
在維持了「騰龍均勢」以後,波里斯將注意力轉回波旁島與埃多楠半島,結果就那些年一放鬆,「騰龍均勢」居然就開始不穩,西岸五國又開始跳。
波里斯認為,西岸五國之所以這麼跳,全是因為波特盧過於強大、充滿擴張欲望的原因,只要把波特盧打散拆分,不但解決了強國的隱患,還又能維持「騰龍均勢」。
於是格羅斯生活時代的「波旁島戰爭」就這麼爆發,結果也在「術士黎明」中講述過了,波里斯雖然解決了波旁,但是沒能解決波特盧,波特盧就這麼活蹦亂跳下去,還解決了印哥納。
然後是1622年的厄波斯事件,波里斯被下達《厄波斯禁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禁止對騰龍大陸出兵,這就讓波里斯在騰龍大陸的影響力暴跌至零,畢竟這個時代,只有能出兵才有話語權。
波里斯都無法干涉騰龍大陸了,「騰龍均勢」自然也就無從談起,於是波特盧從波里斯手裡接過交接棒,開始進行波特盧的「騰龍均勢」。
波旁與波里斯都是波旁島國家,他們的「騰龍均勢」自然只是滿足於維持騰龍大陸穩定,而身為騰龍大陸國家的波特盧,他所要創造的「騰龍均勢」,是要在穩定邊界的同時,讓波特盧得以擴張。
畢竟,波特盧是位於騰龍大陸中間的國家,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南北夾攻,而偏偏波特盧與南北兩國的關係都不咋樣,後來邁席卡就是這麼狗帶的。
因此為了防止被南北夾攻分身乏術,波特盧採取的「騰龍均勢」是穩定北方,擴張南方。畢竟北方是印哥納的核心地區,波旁人很少踏入那片土地,而南方邁席卡的國土上,有著星羅棋布的波旁租界,不至於一頭霧水。
所以對於印哥納地域,波旁聯合印安地、西部割據瓜分了印哥納,不惜讓出自己的邊境衛所,與印安地的特愛維西核心(即原來的西部割據)組成自治的來德祿特權二區,又通過「蘇巴克戰爭」對這一地區進行了調整。
通過這些努力,波特盧成功營造了來德祿特權區與印安地分裂對峙的印哥納地域,讓這兩個勢力互相敵對,從而需要波特盧的保證,確保了自己北域的安全,讓波特盧得以將軍隊調往南方。
波特盧的南方只有一個鄰國,邁席卡,而時機很快到來。
1633年時,烏爾奇爆發了「第二次三領主戰爭」,給波特盧帶來可乘之機,不過波特盧先等待邁席卡下場。
要說明一點,烏爾奇在1401年結束亂世以後,是由約書亞、索爾格和阿琳娜三大空域領主聯合統治,這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