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于謙的果敢和勇氣,是當朝少見的。
雖然沒有直接說明,但是毫無疑問,他所說的「不漏一人」,除了包括使團的一干人等,也包括其木格本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于謙剛剛只是請天子給慈寧宮傳話,請太后收回懿旨,但是,卻沒有說太上皇的旨意。
換句話說,他這是在打算帶著兵部公然違抗太上皇的旨意。
其實這麼說也不準確,在場的都是人精,略略一品便明白了于謙的意思,他其實是在鑽一個空子。
納其木格為妃,屬於後宮事務,照例,是不必下旨給外朝的,又不是冊封皇后,只不過是一個妃子而已。
何況,這個妃子也不是天子后妃,而是太上皇的后妃。
還是那句話,大明之前沒有過太上皇的先例,所以很多的制度流程都是模湖的。
若是冊封天子后妃,自然是要禮部上冊表,尚寶司鑄印,皇后親授冊寶,以全禮節。
但是,太上皇既居南宮,很多的機構都不比正經的後宮完善,譬如尚寶司,就只有宮中才有,南宮沒有,而太上皇的旨意在南宮有用,可要是出了南宮,就要打個問號了。
太上皇自己,應當也明白這個道理,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旨意下給位高權重的老大人們,他們或許還會為難,但是,下給後宮裡這些捧高踩低的宦官們,就不一定了。
所以,他很少下旨給後宮的這些機構,這也導致了,如今南宮中的很多妃子,說是冊封,但是實際上,除了太上皇出京前正經冊封的妃子,其他的人,金印寶冊都是沒有的,不過擔著一個虛名而已。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用處,至少,這段時日以來,因為新納了不少后妃,內庫供給給太上皇的財用,也大大增加了。
不過,或許是顧及著名聲,所以,天子對此並沒有多說什麼,需要支出的財物,只要南宮那邊能說得出名堂,內庫都照撥不誤,只是如此一來,天子倒是得了個敬愛兄長的名聲,但是太上皇驕奢淫逸的名頭,算是摘不掉了。
回到其木格這件事情上,太上皇之前冊封后妃,都是隨意為之,並沒有經過尚寶司和禮部,這一次顯然也是如此。
既是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漏洞。
于謙作為外朝的大臣,不便干預內宮之事,那麼理所當然的,對內宮的諸多事務,也沒有太多的知情權。
也就是說,在旨意沒有下到六部的情況下,他大可以假裝自己並不清楚有這道旨意。
如此一來,持著天子下到兵部,要瓦剌使團限期離京的聖旨,于謙便可以按照名單「逐一核對」,「不漏一人」。
當然,這麼做是有風險的。
說白了,裝不知道只不過是一個掩耳盜鈴的理由罷了,于謙這麼做,其實是在變相的表達朝中大臣對於這道旨意的不滿,重新將壓力給回南宮。
這種情況下,太上皇能夠做出的抉擇,無非兩個。
其一是放人出宮,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兵部按著聖旨把瓦剌使團遣回草原,那麼一切自然消弭於無形。
其二則是把人扣下,等著兵部過去要人。
不過如此一來,這最後的臉皮,就算是撕破了。
于謙這麼做,雖然冒犯,但是終究是留了最後的餘地的,只要太上皇肯退一步,那麼事情就不會鬧大。
但是,兵部一旦「查出」瓦剌使團人數無故消失或者有冒名頂替者,進而前往南宮要人,那麼,事態就嚴重了。
不用懷疑于謙有沒有這個勇氣,事實上,于謙敢說出這句話,就代表了他的決心,那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這個蒙古女子留在南宮。
哪怕是為此得罪太上皇也在所不惜,他這種掩耳盜鈴的做法,只是為了給太上皇留下最後的面子而已。
如果太上皇不要這個面子,那麼,就把一切擺到檯面上來好了。
于謙如果真的到南宮去要人,那就不單單是其木格去留與否的問題了,這件事情鬧得這麼大,必然會掀起滿朝議論。
這種情況下,如果太上皇頂不住壓力,將人放了出來,那麼,要面臨的就是顏面盡失的尷尬局面了。
而如果太上皇堅持不肯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