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
徐有貞在朝中的存在感並不算強,畢竟,他只不過是翰林院一個區區侍講而已。
就算當初在最危急的時候,曾經提議過南遷,但是時過一年,瓦剌都已經被打退了,太上皇也已經歸朝了,朝堂上發生了這麼多的大事,哪一個都比一個被邊緣化的翰林侍講,要值得關注。
所以,他這個人,自然也早就被大家所遺忘了。
何況,他還改了個新名字,就更沒有人認識他了。
不過,當翰林院的序列當中,站出來一個青年官員領旨謝恩的時候,有不少大臣便認出來了。
這不是陳循的得意弟子徐珵嗎?
怪不得,據說前段時間,工部修建大渠,這個徐珵,哦不,徐有貞有大功勞,但是一直沒有被升賞。
卻沒曾想,在這個時候頂上用了。
翰林侍講是正六品,右春坊大學士是正五品,妥妥的擢升,何況,右春坊大學士這個五品,可和別的五品官員含金量不同。
這回,這個徐有貞算是走運了,有消息靈通的人,則是立刻將目光移到了陳循的身上。
要知道,這個徐有貞據說在翰林院的日子可不怎麼好過,但是,他的這位老師,工部的陳尚書,可是一直在想法子將他外放出來。
如今,徐有貞真的被重用了,只怕,跟這位陳尚書脫不了關係,還有思維發散的,直接將杜寧剛剛的表態,歸結為要將徐有貞塞進東宮。
眾所周知,杜寧和陳循也關係匪淺,所以,理所當然的,大家都紛紛感嘆,這位陳尚書為了自己這個弟子,真的是煞費苦心啊……
熟不知陳循在一旁,心中也是疑惑萬分。
事實上,從剛剛于謙開口說,設衙而不備屬僚的時候,他心就涼了半截。
如果說東宮的人員齊備,那麼從三品詹事到七品主簿,至少能有二三十個的官位出現。
一次性調撥這麼龐大數量的官員,除了翰林院這種本就是用作人才儲備的清貴衙門,沒有別的衙門支撐的起。
如此一來,他不用做什麼,就能完成自己在翰林院的門生從觀政到參政之間的轉變。
但是,被于謙這麼一打岔,這個盤算自然也就被打消了。
只設主官,那麼太子府詹事,肯定是要由重臣擔任的,這毋庸置疑,左右春坊大學士,也必然要抽資歷深厚,學識出眾的人來擔當,剩下一個司經局洗馬,又頂的什麼用。
失望當然是有的,但也只是片刻,陳尚書就收拾好了心緒。
畢竟,這不過是他隨手為之的嘗試而已,成了最好,不成也無妨,這種程度的失敗,他經受得起。
但是,誰曾想,竟然又鬧了這麼一出。
對於徐有貞,尤其是在修築大渠之後,陳循打心底里覺得人才難得,所以,變著法的想要拉他一把。
但是,陳循更多的是覺得,這個人對於各種實務精通無比,所以一直盤算著,想要將他外放到工部,當自己的得力臂助。
所以,在給天子的舉薦奏疏上,他也一直都是這麼寫的,可誰想到,這怎麼忽然就被調到東宮去了……
陳尚書心中一頭霧水,感受到四面八方的或明或暗的目光向他投來,臉上卻始終帶著淡定自若的笑意。
這個時候,即便不是他的盤算,也得裝作是他的盤算。
不然的話,可太跌份了。
所幸,徐有貞也的確是他的門生,他能進東宮,而且是做右春坊大學士這種官職,也算是好事。
底下人心思各異,朱祁鈺卻並沒有在意。
待徐有貞等四人謝恩之後,他再度擺了擺手,於是,成敬從御案上抽出兩份奏疏,然後走下御階,分別交到于謙和俞士悅的手中。
緊跟著,御階上聲音再次響起,道。
「于少保,俞次輔,你二人的奏疏,朕已准了,詔旨已經擬好下發到了六科。」
「自即日起,俞山調任吏部侍郎,項文曜調任兵部侍郎,方杲調任武庫司郎中,洪常調任為武選司郎中,叚寔調任為職方司郎中。」
「另外,擢吏部員外郎沈敬為武庫司郎中,命東閣大學士李實為兵部侍郎。」
「兵部呈遞上來的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