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何故造反? 第六百四十一章:風向要變了
寬大的丹墀之上,朱祁鈺清朗的聲音迴蕩四方,在因任禮被抓而變得寂靜無比的朝堂中,顯得格外的威嚴。
能夠混到朝會上的大臣,無不是識情知趣之輩,至少基本的眼力價兒是有的。。
於是,也不知是誰起了頭,又或者是不約而同,總之,朝中無論文武,都紛紛俯首,道。
「陛下英明,臣等定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教誨。」
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僅僅是隨大流的奉承。
但是,落在真正有份量的大臣眼中,天子的這番話,卻或許是整個廷議最大的收穫。
還是那句話,天子雖然登基馭極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但是帝王心術卻早已經是深不可測。
大多數時候,甚至就連他們這些稱得上近臣的人,都捉摸不透天子的用意。
雖然說天心莫測,但是,既然在朝堂混跡,知道天子的底線和施政風格,卻絕對是一門必修課。
時至今日,天子當眾表露自己政治態度的時刻並不多,但是每一次,都是關乎到朝堂上大的政治走向,這次,自然也不例外。
事實上,剛剛任禮的做法,其實是隱含著要挾的成分在的。
朝廷體面,皇家威嚴,體統規矩,這些東西出於特殊的政治意義,很多時候是有著大於真相的力量的。
粉飾太平不是一個好詞, 但是, 卻往往是通行的做法。
因為對於朝廷來說, 要考慮的是如何將一件事情的影響降到最低,太平意味著穩定,意味著安穩。
哪怕只是暫時的, 但只要是穩定的朝局,對於大多數朝臣來說, 就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因為只要產生混亂, 就必定會有人的利益受到損害。
所以, 很多時候,為了穩定, 或者是朝廷體統,皇家威嚴這些所謂的更大的利益,在朝局鬥爭當中, 充滿著妥協和拉扯。
相反的, 真相和公理, 就需要屈居於第二位了。
很明顯, 任禮就是這麼想的。
畢竟,從過往的情況來看, 天子為數不多的,被朝臣們察知的原則之一,就是一切以朝廷的穩定為主。
然而, 儘管上千年來,皇權和臣權一直在相互鬥爭, 可任禮顯然忘了一點,皇權是集中的, 而臣權是分散的。
任何單獨一個人,想要和皇權對抗, 都是極難的。
尤其是,在面對一個深不可測的天子的時候,在玩弄政治手段上,任禮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斗得過天子的。
剛剛的場景,任禮在拿朝廷體面來要挾天子,天子又何嘗不是在藉此機會,敲打滿朝群臣呢?
看著滿朝俯首的樣子, 最前端的幾位老大人不著痕跡的交換了個眼神,心中俱是凜然。
雖然沒有說明,但是,以他們敏銳的政治嗅覺, 已經不約而同的察覺到了一點。
朝廷的風向,恐怕要變了!
須知,任禮並不是傻子,他既然敢賭,肯定是有依仗的。
而事實上,撇開那些冰山下的博弈不談,自從土木之役以後,朝廷損失慘重,這麼長的時間一來,朝廷雖然有諸多事端,但是,一切都還是以平順為主。
這一點,從羅通一案,鎮南王一案,乃至是使團一案都可以看出。
至少在明面上,天子總是會施恩寬免,為了朝廷穩定而做出讓步,儘管很多時候,有那麼一小撮聰明人總是懷疑,這些讓步是提前設計好的。
但是,至少在大多數人看來,在諸多朝事上,天子是習慣於以大局為重,以穩定為上的。
換而言之,如果現在不是在奉天門前,不是在文武百官注視之下,不是這件案子的性質嚴重到真的會影響朝廷威嚴,任禮絕不會用這種方法。
可是,意外總是出現的這麼猝不及防。
事實上,在場眾臣也沒有想到,天子會突然之間如此乾淨利落,親自下場站隊楊洪,並且還藉此機會訓誡了一番群臣。
所以,這是否意味著,天子認為,經過一年多的休養生息,朝廷已經可以承擔的起一定程度上的動盪,是否可以將此當做,天子轉變施政方向的預兆?
還有就是……